问题 材料题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经济兜了一圈之后又回到原地,过去就是、如今依然是世界主要金融强国的美国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金融危机。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GreatDe-pression)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再也没有下一次”,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马丁·沃尔夫《金融危机再至我们需要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发表于2008年11月)

材料二 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注:+为顺差,-为逆差。《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材料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10月14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特里谢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特里谢称,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返纪律”。特里谢说:假如我们没有纪律,我们便会质疑市场经济及金融市场的运作。他指出,近来的市场动荡不定,部分原因正是布雷顿森林协定中止后,市场上出现的失序。在特里谢看来:此前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崩溃,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抗拒纪律的结果。

问题:

 (1)“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指的是什么?依据这种思想,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发展趋势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一、三,你认为如何才能使“再也没有下一次”成为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有化);福利国家制度;人民资本主义(资本社会化);经营者革命;知识经济。

(2)二战结束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中心;美国经济实力雄厚;西欧的衰落;各国有识之士的呼吁。

(3)变化:与日本、欧洲国家的贸易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顺差转为20世纪70年代的逆差,而且差距逐渐扩大。美国贸易逆差增大,黄金储备急剧下降,美元危机出现,导致体系解体。

(4)建立更广泛国家参与的、更公正合理的金融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

推断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