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荆轲刺秦王》选段,完成后面题目。(8分)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 * *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 * * 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 * * 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 * * ,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 * * 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 * * 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 * * 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 * * 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 * * 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 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今行而无信信:相信。
B.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C.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
D.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小题2:对下列句中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大王来何操 ④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然则 * * 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秦之遇 * * ,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1)这样, * * 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 * 是否有这个心意呢?(2)秦国对待 * * ,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小题1:
题目分析:信:凭信之物。回到句子中,“无信”是一个动宾结构,信是无的宾语,应为名词,根据语境解释为凭信之物。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①②为被动句,③为宾语前置句,④为判断句。因此答案选A。对于特殊句式,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
小题3:
题目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然则”解释为这样,“见陵之耻”为被动句,翻译时要体现;第二句时注意“遇”解释为对待,“深”根据语境更解为刻毒透顶,“皆为戮没”为被动句,翻译时要体现。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
秦国的 * * 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不用太子说,我也要来同您讲了。现 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 * * ,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奖赏来购取他的头颅。如果真能够得到樊 * * 的首 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
太子说:“樊 * * 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 * * ,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买 * * 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 * * 仰面朝天,长长地叹息,流着眼泪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但是想不出什么计策啊!”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 * * 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 * * 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用右手刺他的胸膛。这样, * * 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 * 是否有这个心意呢?” 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为之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己抹了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