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鸵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有人说它不会飞是因为翅膀退化了,如果鸵鸟长了一副与身体大小成比例的翅膀,它是否就能飞起来呢?这是一个使人极感兴趣的问题,试阅读下列材料并填写其中的空白处。

鸟飞翔的必要条件是空气的上举力F至少与体重G=mg平衡,鸟扇动翅膀获得的上举力可表示为,式中S为鸟翅膀的面积,v为鸟飞行的速度,c是恒量,鸟类能飞起的条件是,即_________,取等号时的速率为临界速率。

我们作一个简单的几何相似性假设。设鸟的几何线度为,质量体积,于是起飞的临界速率。燕子的滑翔速率最小大约为20 km/h,而鸵鸟的体长大约是燕子的25倍,从而跑动起飞的临界速率为________km/h,而实际上鸵鸟的奔跑速度大约只有40km/h,可见,鸵鸟是飞不起来的,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看到,像麻雀这样的小鸟,只需从枝头跳到空中,用翅膀拍打一两下,就可以飞起来。而像天鹅这样大的飞禽,则首先要沿着地面或水面奔跑一段才能起飞,这是因为小鸟的_______,而天鹅的______。

答案

鸵鸟起飞的临界速率约为100km/h,而实际上鸵鸟的速率约为40km/h,可见鸵鸟是飞不起来的。

根据题意,鸟类飞起的必要条件是

即满足

燕子的最小滑翔速率约为20 km/h,而鸵鸟的体长大约是燕子的25倍。因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印度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预防谷类作物麦角病的高效、简单、便宜、安全的方法。具体作法是将500克大蒜去皮后在半升水中磨研、摇匀,然后在开花季节喷施到作物上。

半干旱热带地区国际作物研究所(ICRISAT)作物保护部门的研究人员谢伍·得海昂·谢恩佛最近在温室和田间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他说,该方法对于引起麦角病的真菌的有效预防率达100%。

麦角病是农业的一个大敌,它会导致农作物大面积被毁,其中对高粱危害最严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44007公顷高粱,年产量约5800万吨。过去,研究人员曾试图培育抗麦角病的品种,但收效甚微。

导致麦角病的真菌主要侵染谷类作物的花序,使花序分泌一种具甜味的粘稠状物质,这种物质会吸引昆虫,从而导致真菌的广泛传播。

谢恩佛说,这一方法不仅能有效预防麦角病,而且对环境无污染。但该方法只能防病不能治病。他希望今后能生产出商业性出售的喷施剂。

ICRISAT的研究人员已证明,这种处理方法不会影响花粉和种子的产量。

该方法的惟一缺点是喷施后如遇降雨,溶液会很快流失,所以谢恩佛希望通过在溶液中增加某些化学成分的方法,改善溶液中蒜汁对植物表面的附着力。

谷物作物麦角病产生的原因是()

A.真菌侵染谷类作物的花序,使花序分泌出具甜味的物质,吸引昆虫,广泛传播

B.麦角病吸引真菌分泌出具有甜味的粘稠状物质,吸引昆虫,广泛传播

C.麦角病分泌出甜味的粘稠状物质,吸引昆虫,广泛传播

D.真菌分泌出甜味的花序,吸引昆虫,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