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文后各题。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人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①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常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抽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②之下。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 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

[注]①赪:红色    ②郁栖:粪土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       )

A.日日长,数器易:更新

B.母衣其女衣徐:慢慢

C.命其左右之       履:鞋子

D.不知所从来到            竟:最终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吾尔新其襦  不者,若属皆且所虏

B.可取鱼骨藏室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C.膳肉,味倍常鱼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洞人哀      石铿然有声者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叶限温柔贤惠勤劳善良,在父母双亡之后,一直受到后母的虐待。

B.后母为了捉那条大鱼,骗来了叶限的衣服,又支走叶限,然后用利刃砍死了大鱼。

C.有人告诉叶限只要向鱼鳞祈祷,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叶限果然如此。

D.陀汗国王让人试穿金线鞋子,除了叶限,其他人的脚都比鞋子大。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3分)

                                                                               

(2)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4分)

                                                                               

(3)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3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⑴几年后,吴洞也死了,叶限被后母虐待,经常让她到高山上砍柴,去深潭边汲水。

⑵到了第二天,叶限到池塘边上,可怎么也见不到鱼了,于是在野外哭泣。忽然有人披散着头发,穿着粗布衣服从天而降。

⑶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小题1:

题目分析:履,穿上。“命其左右履之”,之,是代词,“履”在代词“之”前,应充当动词。而C选项将“履”解释成“鞋子”,显然是名词性的,所以错误明显。

小题2:

题目分析:A项,前有主语“吾”,后有谓语动词“新”,为应作介词,替;“为……所”为固定结构,为也为介词,被。B项,“于”为介词,其后都是表处所的名词,所以都作在。C项,代词,它的;第一人称代词,自己。D代词,她们;定语后置的标志。

小题3:

题目分析:向鱼骨祈祷。原文说“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可见不是向鱼鳞祈祷,而是向鱼骨祈祷。

小题4:

题目分析:翻译所给的句子,要理解所给的句子;理解后,要做到规范翻译,还需对所给的句子进行认真的分析,分析其句型,关键词语的用法。本题所给的几个句子句式和词类活用等特点鲜明。第一句,“为后母所苦”被动句,“樵险汲深”为省略句,即樵于险,汲于深;樵,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柴;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深山,高山;深也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深水,深潭。第二句中,“乃哭于野”为状语后置,翻译时应调整好词序;“被发粗衣”中,被,同“披”;粗衣,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着粗布衣服。第三句“亦不之虑”是宾语前置句,此句的“虑”为怀疑的意思,此句可译为: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译文】

南方人传说,在秦汉之前,有个姓吴的洞主,当地人就叫他吴洞。他娶了两个老婆,其中大老婆死了,留下一个女儿叫做叶限,从小温柔贤惠,能用金线做出华美的衣服,吴洞非常宠爱她。几年后(的年末),吴洞也死了,叶限被后母嫌弃,后母常常让她到高山上砍柴,去深潭边汲水。

叶限有次打水的时候得到一尾鱼,两寸来长,红色的脊鳍,金色的眼睛,就偷偷地把鱼喂养在盆里。鱼一天天长大,叶限换了好几次盆子,大到盆子放不下的时候,叶限就把它放到院子后面的池塘里。她每天都把节省出的一些饭食投进去。在叶限过去的时候,这只鱼就会游到岸边,露出头来。其他人来到池塘边,鱼就不再出来。她后母察觉了这件事,每次到池塘边偷看,总是看不到鱼。就骗叶限说:“你最近累了吧,我为你做了件新衣裳。”于是把她的旧衣服藏了起来,然后又让她到别的泉水那里去汲水,路程计有上百里。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那鱼把头露了出来,后母趁机把它砍死了。鱼已经长到一丈多长,后母把鱼烹饪了,味道比一般的鱼强数倍,后母把吃剩下的鱼骨藏在了粪坑里。过了一天,叶限到池塘边上,可怎么也见不到鱼了,于是跑到野外悲伤地哭泣。忽然有个人披散着头发,穿着粗布衣服从天而降,告诉她:“你别哭了,你的鱼被你母亲砍死吃掉了!骨头扔在粪坑里,你回去后,可把骨头取出来藏在屋里,需要什么只管向它祈祷,都可以如愿的。”叶限采纳了他的话,果然金玉珠宝吃的穿的想要什么都可以得到。

到了洞节的时候,后母(带着她自己的女儿)去参加了,让叶限在家里看守庭院中的果树。叶限等后母走远了,穿上翠鸟羽毛编纺的衣服、金银丝线做成的鞋子也跟着去了。后母的女儿认出她来,就告诉她母亲:“那个人很像姐姐。”后母看了也很怀疑。叶限察觉出来,赶忙匆匆地赶回去,丢了一只鞋子,被一个洞人得到了。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吴姓的这个部落临近海岛,岛上有个叫陀汗的国家,兵力强盛,统治着附近几十个海岛,面积达到几千海里。洞人把那只金线鞋子卖给他们,陀汗王得到后,让左右下人穿上去试试,脚最小的穿上去鞋子也差一寸。于是下令全国所有的妇人都穿上试一下,竟然没有一个合适的。那鞋子轻的像羽毛,踩在石头上也没有声音,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国王就认为是谁丢在路边的,于是派人到此洞的各户人家搜查,若有同样的妇女穿的鞋子,就报告抓来。找到叶限,让她穿上试试,然后就相信了。于是叶限又穿上翠羽衣和金丝鞋进见,容貌如天上的仙女。这才向国王陈述事实,陀汗王带着叶限和鱼骨回国。后母和她的女儿们都被飞石打死了,洞人可怜她们,就挖了个石坑埋起来,叫做“懊女冢”。

国王把叶限带回国后,封为第一夫人。有一年,国王起了贪念,向鱼骨祈求,得到无数珠宝。过了一年,再求鱼骨,什么也得不到了。国王就把鱼骨埋到了海边,用百斛珠玉隐藏起来,以金子为界限,等征讨叛军作乱时,国王决定挖出珠宝供养部队,结果一晚上的时间,埋藏的地方就被海潮淹没了。

不定项选择 A3/A4型题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上中学后不知什么原因出现了挤眼睛的习惯,受到父母亲的训斥。自己也认为一个女孩子挤眉弄眼很不好,但做了很多努力,没有明显效果。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你的问题已经讲清楚了,在这方面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有个远房外甥女以前因为紧张也有这个习惯,但我帮助她解决了,现在她都结婚了,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行为。你需要我怎样帮助你呢?求助者:我也想让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女孩子,有挤眼睛的习惯,想改掉但没有成功,你因此而苦恼,作为咨询师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吧!求助者:咱们讨论?可我不懂心理学啊,再说目标就是改掉挤眼睛的坏习惯。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要按照咨询目标去帮助你解决心理问题,而咨询目标需要咱们两个人共同讨论。求助者:我明白了,我就想改掉挤眼睛的毛病,今后再也不被它困扰了。心理咨询师:挤眼睛是一种行为,而行为是可以改变的。你现在每天挤眼睛大约有多少次呢?求助者:(沉默)老师说其实我上课不怎么挤眼睛,空下来的时候经常出现,我想一天总有几百次吧,大约两三百次吧。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挤。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看,一次都不挤是不是目标有些高了?求助者:可能吧,可我作为一个女孩子,真不能有挤眼睛的坏习惯。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挤眼睛作为第一个目标,每天一次都不挤。改变挤眼睛的行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阳性强化法,一种是厌恶疗法,你准备用哪种方法?求助者:两种方法?可我不懂啊!您就替我选吧。心理咨询师:好吧,我给你使用厌恶疗法改变你挤眼睛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挤眼睛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后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挤眼睛时,就会产生恐惧,就不敢再挤眼睛了,行为因此而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挤眼睛。第二步,构建焦虑等级,看看你恐惧的程度。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挤眼睛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伤到我啊!心理咨询师:你放心,我给你噪音刺激再加注射催吐剂,强度尽量小一些。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单选:咨询师在讨论咨询目标时的说法,表明其了解()。

A.咨询目标由双方商定

B.先要商定咨询目标

C.咨询目标有多个特征

D.咨询目标非常重要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