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后面题。

(一)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二)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小题1:下面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笑武阳顾:回头

B.帷西向立披:掀开

C.复击轲,八创被:遭受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之怪:奇怪小题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笑因人之力敝之,不仁

B.乃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C.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前以其无理晋,且贰于楚也

D.因左手把秦王袖沛公参乘樊哙者也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的节骨眼上,荆轲的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樊哙面对项王慷慨陈词,似乎义正词严,实际上是隐瞒真相,巧言善辩。

B.两篇文章都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精彩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如荆轲一“笑”一“顾”一“前”就将他的沉着机智.镇定自若充分表现了出来;而樊哙一“撞”一“立”一“瞋”也充分体现了他的粗犷和勇猛。

C.两篇文章都善于把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起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如用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来反衬荆轲的英雄虎胆;用项王的赐卮酒、赐彘肩来反衬樊哙的勇猛和气势。

D.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而项羽的悲剧更多的是个人性格的悲剧。小题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1)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译文: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1)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后,匕首就露了出来。

(2)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小题1:

题目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D解释不正确,“怪”是意动用法,以…为怪。所以选D。

小题2:

题目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而”前者表修饰;后者表递进关系。B“以”前者为“用…的方法”;后者为连词,来。C“于”,前者为介词,在;后者为介词,对。所以选D。

小题3:

题目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用项王的赐卮酒.赐彘肩来反衬樊哙的勇猛和气势”理解错误,不是反衬。所以选C。

小题4:

题目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穷、见、将、备、古今异义“非常”。

选择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