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1)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pH试纸。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2)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_________

A.金属镁 B.食盐 C.氢氧化钠 D.硫酸铜

(3)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

实验方案:

I.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往其中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所用两种汁液的滴数如下

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石蕊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2)AC

(3)新鲜西红柿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选自《苏轼选集》)

1.对下面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居蔬食——庵:在小草屋

B.余既耸然之——异:感到惊奇

C.见方山子两骑——从:跟随

D.得帛千匹——岁:每年

2.下面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晚遁于光、黄间 ②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②善战者其势而利导之

C.①此岂无得而然 ②文入画士之祸之烈至此

D.①精悍之色,见于眉间 ②然志未已

3.下面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方山子世有勋阀,可以做官。但他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加之穿戴奇特,“所著帽,方屋而高”,因此被人们称为方山子,而当了隐士。

B.方山子少时慕游侠,别人也把他当游侠看待;壮时折节读书,欲施展抱负,然而终不遇时,以致愤世嫉俗,走上了归隐之路

C.听到作者被贬黄州的缘故后,方山子“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排挤苏轼的 * * 邪小人的蔑视。

D.方山子弃富贵而就贫贱,弃功名而甘寂寞的可贵品质,对正遭贬谪的苏轼触动很大。本文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对友人的知音之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岐亭,适见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