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论语·八佾》选段,回答问题。(3分)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请结合上述语段,说说孔子如何看待仁和礼乐的关系,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什么道理?

答:                                                                                     

答案

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内在核心,礼乐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者互为表里关系。(2分)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了仁先礼后的道理。(1分)

题目分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意思是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又有什么用?理解清楚了句意,就明白了仁与礼乐的表里关系,同时也就明白了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的道理。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