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①。”

……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②,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之疑人,非节烈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战国策•燕策三》)

[注]①请入,图之:南宋鲍彪注:“请太子入息,已乃图之。” 

②道:通“导”,引导。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焉造:到……去

B.行为道却:退

C.不知吾形已不也逮:达到,及

D.愿足下急太子过:超过小题2:下列各组中的句子依次表现太子“礼贤下士”和田光是“节烈侠士”的一组是(3分)

A.①太子丹患之②欲自杀以激荆轲

B.①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②遂自刭而死

C.①太子避席而请曰②偻行见荆轲

D.①太子送之至门②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小题3: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段着重描写了太子丹图国事,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的动人故事。

B.鞫武向太子举荐田光,田光向太子举荐荆轲,鞫武和田光都举荐别人,但原因并不相同。

C.文段中的太子丹是一个以国事为重、礼贤下士、而又有点疑心的人物。

D.田光自杀有一方面是因为他想激励荆轲并完成太子的叮嘱——“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 * * 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5分)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5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1)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用右手刺他的胸膛,那么 * * 的仇可以报了,而燕国的被欺侮的耻辱也可除掉了。(2)秦王有虎狼一般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的人都起来反抗他。

小题1:

题目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此题的答案A即为词类活用。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原文“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大意是“希望你赶紧(  )太子,说田光已死”,显然翻译为“超过”不通顺,典型的以今释古,结合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过”为“拜访”的意思,可知此处译为“拜访”更合适。

小题2:

题目分析: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直接表现”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对象是“太子和田光”性格特征是“礼贤下士” “节烈侠士”,①写太子丹为国担忧 ,C②写田光尊重荆轲,D②写田光智勇双全。排除这三项可以得到答案。

小题3:

题目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选项对应的原文“亲自拜访”错,应是通过别人招来

小题4:

题目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点:(1把——抓住,揕——刺,然则——那么,见——被,陵。(2)举——尽,刑——处罚,胜——尽。

【参考译文】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