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
(A) 一般支持治疗:出血严重者应注意休息,防止颅内出血。血小板低于 B0×A0I/L者,应严格卧床,避免外伤。应用止血药物,并给予局部止血。
(B) 糖皮质激素:为本病首选药物,近期有效率约为H0%,能明显改善出血症状。常用泼尼松C0~F0 mg/d,分次或顿服,病情严重者给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好转后改口服。待血小板接近正常后,逐步减量,以小剂量维持C~F个月。
(C) 脾切除
适应证:① 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C~F个月无效;② 泼尼松维持量需大于C0 mg/d;③ 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④ EA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
禁忌证:① 年龄小于B岁;② 妊娠期;③ 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
近期切脾治疗有效率约为G0%~ I0%,无效者对糖皮质激素的需要量亦可减少。近年有学者以动脉插管下将人工栓子注入脾动脉分支中,造成部分脾栓塞替代脾切除,亦有良效。
(D) 免疫抑制剂
适应证: ① 糖皮质激素或切脾疗效不佳者;② 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切脾禁忌证;③ 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常用药物:① 长春新碱:为最常用者。除免疫抑制外,还可能有促进血小板生成及释放的作用。静脉滴注,每周一次,A mg/次,维持F h/次,D~F周为一疗程,亦可静脉注射。② 硫唑嘌呤:E0~A00 mg/d, C~F周后减量,维持 H~AB周。③ 环磷酰胺:静脉注射或口服,维持D~F周。
(E) 顽固性ITP
① 环孢素A:主要用于难治性ITP的治疗,A0 mg/kg,分B次口服,C~F周一疗程。
②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D g/kg,静脉滴注,D~E天为一疗程,A个月后可重复使用。其作用机制与FC受体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免疫廓清干扰及免疫调节等有关。
③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有效,但可有过敏性休克或血清病。
大剂量甲泼尼龙:通过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而发挥治疗作用,0.E~A.0 g/d,静脉注射,C~E日为一疗程。
(F) 其他治疗
① 输注血小板悬液:根据病情可重复使用。
② 达那唑为合成雄性激素,作用机制与免疫调节及抗雌激素有关,C00~F00 mg/d,口服B~C个月为一疗程,与糖皮质激素有协同作用。
③ 中成药也有一定疗效。口服氨肽素,H周为一疗程,报道有效率可达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