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8分)

周访传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 * * ,讨华轶。所统厉武 * * 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 * * ,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 * * 。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周穷乏,家无余财振奋

B.吏误访,访奋击收者收留

C.访复以舟师湘城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高兴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弘因阵乱突围出吾尝跂望矣

B.访奋击收,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访作长岐枨距之輮为轮

D.弘大掷宝物城外水为之而寒水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 * * 、厉武 * * 、龙骧 * * 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小题4:把语段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3分)

(2)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3分)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1)当时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薄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2)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你的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什么呢?

(3)何况我和你在江上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小题1:

题目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A.应为“赈济”;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D.应为“高兴地降服”。所以选C.。

小题2:

题目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二者均表修饰;B.前者为“的人”;后者为“也”连用表判断;C.前者为“来、用来”,连词;后者为“把”;D.前者为“到”;后者为“比”。所以选A.。

小题3:

题目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厉武 * * ,”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访的官名。B.文中“被皇帝赏识”并非因“蒙冤不会忍气吞声”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D.把“采纳”误解为“收集粮食等军需品”。所以选C.。

小题4:

题目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小善“鲜”自称、为, “荐”“妻”、渔樵、“于江渚之上”倒装放在‘渔樵”前 “侣”“友”,意动用法。

参考译文:

周访字叫士达,原本是汝南安城人。汉末时期逃避战乱到了江南地区,到周访已经是第四代了。吴地平定后,就在庐江寻阳安家(因:于是,就。家:名词做动词,安家。)周访年轻时沉稳坚毅,谦逊而且礼让,行事果断,周济穷困的人(振:本意,救济,赈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产。做了县衙的功曹(功曹: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吏,周访推荐他做了主簿(省略句,荐之。),与他结为好友(相:代词,他),把女儿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做妻子(妻:名词做动词)。周访被察举为孝廉,然后被任命为郎中、上等甲令,都不去就任。等到元帝渡过长江,命令周访参与镇东的军事。当时有一个与周访同姓名的人,犯罪应当处死,狱吏误会扣留周访,周访奋起还击扣留他的人,几十人都逃散了,然后自己到元帝跟前自首,元帝没有怪罪他(倒装句)。不久任命他做扬列 * * (寻:不久。省略句。),

讨伐华轶。周访统领的厉武 * * 丁乾与华轶统领的武昌太守冯逸勾结(交通:古今词。)

周访逮捕丁乾并杀了他。冯逸来攻打周访,周访率领军队迎击打败了他。华轶的将领周广烧毁城池来响应周访,华轶军队溃败,于是平定了江州。

元帝任命周访为振武 * * ,命令周访和各路军队共同征伐杜弢。杜弢制作桔槔(“桔槔”({jiégāo})∶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也泛指吊物的简单机械)攻打官军的战船,周访制作长岐枨(枨 C.héng 木柱)来抗拒他(“距”通“拒”),桔槔不能够成为祸害。周访又率小战舰前往湘城,军队抵达富口,于是杜弢派遣杜弘出军海昏。周访徒步登上柴桑,偷偷渡江,与敌人交战,斩掉首级几百个。敌军退守庐陵, 又在庐陵包围了杜弘(倒装句)。杜弘扔到城外许多宝物,士兵争着捡宝物,杜弘趁阵前混乱突围逃出城。周访率领军队追赶他,获得鞍马铠甲武器不可胜数。杜弘逃入南康,太守率领士兵迎面痛击,又打败杜弘,杜弘逃向了临贺。元帝又一次晋升周访为龙骧 * * 。周访到了襄阳以后,致力于农业生产和训练士卒,勤于选拔人才接纳谏言。王敦以之为患(患:意动用法),但是害怕他的强大,不敢有异心。

周访的威严风范树立之后,远近的人都愿意归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智慧勇气超人,成为中兴名将。性格谦虚,从不谈论战功。有人问周访:“别人做了一点好事,很少不自我宣传的。您功勋卓著,却不说一句,为什么呢?”周访说:“将士们冲锋在前,周访有什么功劳!”(倒装句)将士因此更敬重他。

周访训练军队简拔士卒,想要进攻中原,慷慨激昂有平定河洛的志向。善于安抚收纳军民,他们都愿为周访效死。听说王敦有不臣之心,周访一直切齿痛恨。王敦虽然怀有叛逆的心思,但周访离世之前不敢为非作歹。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