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桥梁工程,为主跨30m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跨越河流。该工程采用预制吊装,后张法施工。由于预制场设置在工地附近的空地上,因此基岩裸露。

【问题】

1.该桥板梁预制的模板有何技术要求?

2.对板梁应开展哪些主要内容的检验?

3.预应力筋张拉后,施工人员冲洗孔道后立即压浆,从一个梁端的高孔位到低孔位依次压浆,当压浆泵油表显示最大压力时立即停止压浆,转入下一个孔道的施工。请指出以上操作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4.在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中主要侧重什么方面的检验?

答案

参考答案:

1.模板应采用钢板和型钢组焊而成的组合钢模,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表面平整光洁、接缝严密、不漏浆,试拼合格后方可使用。 

2.主要检验内容有:混凝土强度;板梁的几何尺寸;板梁平整度以及板梁支座预埋件表面的平整度;预埋件位置。 

3.(1)冲洗孔道后立即压浆不正确,冲洗孔道后应清除积水;

(2)一个梁端的高孔位到低孔位压浆不正确,应从梁最低孔位开始依次向上压浆;

(3)泵油表显示最大压力时立即停止压浆不正确,达到压浆泵显示最大压力时应有一定的稳定时间,直至规定稠度的水泥浆充满整个孔道为止。 

4.在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中主要有以下检验:预应力筋的各项性能,千斤顶、油表、钢尺检查校正;预应力管道坐标和管道间距;张拉应力值、伸长率和断丝滑丝数。 

问答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灾害、危机和风险,因此,如何应对这些灾害、危机和风险,就成了一个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课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为了巩固 * * ,始终把防灾救灾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实施,„„朝廷的救灾政策措施,主要包括赈济、减免赋税、抚恤安置、劝奖社会助赈等。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减轻危害。因此历代王朝都实行一些防灾对策,例如,兴修水利防范水旱潮灾、加强气象及灾情监测、推广防灾技术、储粮备荒„„。单靠政府救济灾民是不够的,采取多种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助赈,便成了朝廷救灾的重要选择。宋代除继续推行劝奖民间纳粟助赈,元明清有八粟补官及捐纳制度,清代劝捐助赈格外突出。——摘编自《我国古代救灾防灾的经验教训》

材料二岁遇水旱,则遣官祈褥天神、地神、太岁、社稷。至于(皇帝)视旨圜丘(又称祭天台),即大雩(求雨祭名)之义。——摘自《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三由于集历代之大成,可以说,清代救灾措施是最为全面和完备的„„但由于官员腐败,执行不力,远远没有发挥与其完备制度相对等的功用,实践中各级官吏大发灾荒财的情况比比皆是。——摘编自《清代救灾法律制度述评》

材料四: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日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材料五凡有水旱,(清朝统治者)略不可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有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杨秀清《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材料六1933年5月,国会通过了《联邦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1935年8月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改变了过去有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与社会矛盾都演变到极其严重的地步。为了摆脱困境,寻求发展,工党政府采用“福利国家”政策,实施社会改革,可谓顺乎历史潮流的明智选择。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四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