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将《游褒禅山记》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分)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分)
答案
(1)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2)有了志气与体力,而且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品来支持,也不能到达。
题目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之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以”,表并列;“则”,那么(2)句中“随”,跟随,盲从;“于幽暗昏惑”,在这里作名词,译为“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相”,支持,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