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旅游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出国(境)游的人数与日俱增。然而一些公民在出国(境)旅游活动中表现出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守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2012年9月2日,两名中国人在一架由苏黎世飞往北京的飞机上斗殴,导致飞机返航,二人被移交苏黎世警方接受调查。新闻一出,让国人感叹“丢脸都丢到天上去了”。这一行为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1)请指出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并简要说明原因。(6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材料反映的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我国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10分)

答案

(1)问题:我国部分公民在出国(境)旅游活动中表现出一些不文明行为,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2分)

原因: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多样化,日益丰富,但是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相对滞后。(2分)一部分富起来的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修养较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2分)

(2)国家: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3分)

公民: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分)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2分)

题目分析:第(1)问阅读材料不难得出是人们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原因是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修养较低导致的。第(2)问审读设问是两个角度解决问题,一是国家角度,二是个人角度。怎样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点评:材料分析题历来是高考的重头戏,所占分值较大,题目新颖,设问灵活,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紧扣实际生活,道理在书本之中。解答此类题,我们应注意:一仔细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语句,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明确设问方向和范围。二抓住要点,运用课本知识结合社会生活,联系学生实际,做到内容清楚、言简意赅。三要利用题中有效信息,紧扣知识点多角度分析。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