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年份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6021.826.152.1
材料二

1978~2006年我国三大产业GDP变化的比较(%)

年份GDP相对构成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828.2047.923.9
199519.947.232.9
200611.748.939.4
(资料来源:2007年国家统计年鉴)

1955~2000年美国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55~19594.43956.6
1965~1969337.259.8
1980~19842.632.864.6
19991.624,773.7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编辑部等)

材料三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主要发达国家相继经历了战后以来规模较大的结构性调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美国最先进入以信息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后工业化发展时期。

——马莉莉《战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当时产业结构的特点(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针对当时的产业结构状况,中央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

(2)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二,对比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指出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的问题。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该如何应对。(5分)

答案

(1)特点(或趋势):工业增幅大,农业生产下降;农轻重比例失调。(2分)

原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答“左倾”错误、苏联模式影响亦可给分)

措施: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2分)

(2)趋势: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发展尤为迅速。(2分)

原因: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4分,任答两点即可)

(3)问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2分)

应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继续优化产业结构。(3分)

题目分析:(1)从图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工业产值比较高,农业的相对较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 失衡。这是由于左倾错误的指导,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位为此政府采取了“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2)从材料二的数据看,我国的第一和第二产业比重在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地上升。这是由于我国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的。(3)从中美的产业结构对比来看,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还是比较低,对此,要加大高新技术发展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等。

点评:建国后我国学习苏联的经验,建立了过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逐渐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在1958年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更加明显。随后进行了调整,但是并未根本上改变。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比例逐渐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得到明显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的比重仍然有很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