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之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制度剖析》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的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社会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4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哪些社会问题?(6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5分)

答案

(15分)

(1)特点: 社会保障覆盖面广,具有普遍性,社会保障项目设置比较齐全;面向低收入阶层;政府主导福利国家;国家立法加强福利建设。(答对两点就可得4分)

(2)问题: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降低(培养了懒汉),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6分,每点2分)

(3)认识:社会福利措施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要大力加强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生产力的发展是实施社会福利措施的前提,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施社会福利措施有利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调动社会福利意识,拓展资金渠道,适度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不断完善社会福利政策,防止培养懒惰思想。(5分,答对任意四点即可)

题目分析: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福利制度。(1)特点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进行归纳。(2)根据“资本外逃”“国内的失业压力”“增加了……生产成本”“竞争中处于劣势”“培养……懒汉”等关键信息加以总结归纳。(3)结合前面问题辩证地分析即可,主要是从福利制度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点评:福利制度是战后资本主义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想着通过政府扩大财政开支,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但是福利制度的评价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确实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另一个方面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的积极性。

判断题
问答题

S公司是国有企业L集团下属的一个分公司,主要从事中央空调和机房空调产品的研发和生产。S公司是由L集团原来的A子公司与B子公司组建而成,组建时,员工主要来自A公司和B公司,同时,为了发展的需要,公司还从人才市场招聘了一部分员工。 公司运营后,来自A公司的员工c的工资依然按照A公司原来的薪酬标准发放,来自 B公司的员工d的工资也仍然按照B公司原来的薪酬标准发放,而从外部人才市场招聘来的员工e则按市场标准发放工资。S公司的薪酬均以月固定工资的形式发放,实行薪酬保密制度。员工c,d,e担任相同的工作任务,然而员工c的工资远多于d,而d又略多于e。 由于S公司生产的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L集团对其非常重视,在S公司成立之初, S公司总经理(兼任L集团副总裁)就曾向员工许诺,公司赢利后将逐步提高员工的薪酬待遇。因此,S公司员工的积极性高涨,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多个研发项目,并顺利通过评审。产品投放市场后,S公司逐渐开始赢利,而薪酬制度却仍然没有变动,S公司的总经理只是在年末以非公开的形式发放了年终奖。 此后,公司内部关于薪酬收入的小道消息满天飞,员工c,d,e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渠道也都彼此知道了各自工资和年终奖的数额。在S公司开始赢利后的第一年,公司员工针对薪酬待遇的抱怨之声四起,积极性开始下降,不时有人跳槽,迟到早退现象也经常发生,生产率随之大幅下跌。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向市场推出了同类型的竞争性产品,极大地威胁到s公司的市场地位。 分析S公司的薪酬制度存在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