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从监督体系上看,对国务院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有: (  )

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 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 

③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①符合题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对国务院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②不符合题意,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对国务院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③符合题意,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对国务院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④不符合题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是国家机关。因此保留①③,选择A。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行政系统监督。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 * * 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审计、监察、法制部门、上级政府)等多种监督形式。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综合题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7分)

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 * * 》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8分)

(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