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梦溪笔谈•自志

沈括

翁年三十许时,尝梦至一处,登小山,花木如覆锦,山之下有水,澄澈极目,而乔木翳其上。梦中乐之,将谋居焉。自尔岁一再或三四梦至其处,习之如平生之游。后十余年,翁谪守宣城,有道人无外,谓京口山川之胜,邑之人有圃求售者,及翁以钱三十万得之,然未知圃之何在。又后六年,翁坐边议谪废,乃庐于浔阳之熨斗洞,为庐山之游以终身焉。元祐元年,道京口,登道人所置之圃,怳然乃梦中所游之地。翁叹曰:“吾缘在是矣。”于是弃浔阳之居,筑室于京口之陲。巨木蓊然,水出峡中,停萦杳缭,环地之一偏者,目之梦溪。溪之上耸为邱,千木之花缘焉者,百花堆也。腹堆而庐其间者,翁之栖也。其西荫于花竹之间,翁之所憩壳轩也。轩之瞰,有阁俯于阡陌,巨木百寻哄其上者,花堆之阁也。据堆之崩,集茅以舍者,岸老之堂也。背堂而俯于梦溪之颜者,苍峡之亭也。西花堆,有竹万个,环以激波者,竹坞也。度竹而南,介途滨河,锐而垣者,杏嘴也。竹间之可燕者,萧萧堂也。荫竹之南,轩于水者,深斋也。封高而缔,可以眺者,远亭也。

居在城邑而荒芜,古木与豕鹿杂处。客有至者,皆频额而去。而翁独乐焉,渔于泉,舫于渊,俯仰于茂木美荫之间。所慕于古人者,陶潜、白居易、李约,谓之“三悦”,与之酬酢于心。目之所寓者,琴、棋、禅、墨、丹、茶、吟、谈、酒,谓之“九客”。居四年,而翁病;涉岁而益羸,滨槁木矣。岂翁将蜕于此乎?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翁边议谪废坐:因犯……罪

B.腹堆而其间者庐:造屋

C.其西于花竹之间荫:树荫

D.竹间之可者燕:娱乐小题2:下列属于直接描写梦溪景致的一组是(3分)(    )

①山之下有水,澄澈极目  ②巨木蓊然,水出峡中  ③千木之花缘焉者,百花堆也 

④有竹万个,环以激波者    ⑤滨槁木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40岁左右做宣城太守时,用30万贯钱在县里买下了一块园地。

B.后来作者放弃了熨斗洞建的房子,在道人准备的那个园子所在地京口的边缘盖了住所。

C.壳轩、花堆阁、岸老堂、苍峡亭、杏嘴、萧萧堂、深斋和远亭,是作者住处附近优美而繁华的景致。

D.作者与“三悦”在心中诗文赠答,把眼中所关注的琴、棋、笔墨、丹青、茶、吟诗、叙谈、酒,叫做“九客”。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自尔岁一再或三四梦至其处,习之如平生之游。                                                                              

(2)而翁独乐焉,渔于泉,舫于渊,俯仰于茂木美荫之间。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从那年以来一两次或三四次做梦到了那个地方,熟悉得好像平生游历过一样。(“尔” “再”各1分,句意1分)(2)但老头我偏偏喜爱呆在这里,在泉边钓鱼,在潭上划船,在这茂密的林木美好的树荫之中沉思默想。(“舫”1分,“俯仰”1分,句意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荫:遮盖。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选项C对应的文段“腹堆而庐其间者,翁之栖也。其西荫于花竹之间,翁之所憩壳轩也”如解释为“它西边树荫在花、竹的那一处,是老头我休息的壳轩”显然解释不通,实际此句为被动句,“荫”是“遮盖”的意思。

小题2:

题目分析: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直接表现”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有“直接”,对象是“梦溪景致”,①是梦中景致,不是直接描写的梦中景致;⑤是打个比喻,是说人像朽木了。排除这两项可以得到答案。

小题3:

题目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优美与繁华”与文中不符,文中只说到很荒凉,到过这里的客人,都皱着眉头走了。

小题4:

题目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词语:(1)尔——那,再——两次。(2)舫——划船,俯仰——沉思默想。(介宾短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老头我30来岁时,曾在梦中到了一个地方,登上小山,花草树木如同覆盖着织锦一样,山下面有水,清澈得能看到底,而它的上方有高大的树木遮蔽着。我在梦中喜欢这个地方,想要住到这里。从那年以来一两次或三四次做梦到了那个地方,熟悉得好像平生游历过一样。过了十多年,老头我被贬到宣城做太守,那里有个道人无外,介绍京口山河的美景,说县里有人寻访愿买下一块园地的人。到老头我用30万贯钱买下,却又不知道那园子在什么地方。又过了6年,老头我因商议边境战守的事遭罪被贬职,就在浔阳的熨斗洞建了一座房屋,打算在庐山作终身游逛。元祐元年,我到京口,登上道人准备的那个园子,仿佛就是梦中游历的地方。老头我感叹道:“我的缘份就在这儿了。”于是放弃了浔阳的房屋,在京口的边缘盖了住所。这里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水从峡谷中流出,回旋缭绕,围着那地方的一边,称它为梦溪。溪上高耸的地方是小山,许多开着花的树围在那里,是百花堆。百花堆的中央建的那房子,就是老头我栖身的地方。它的西边被花、竹遮盖的那一处,是老头我休息的壳轩。在轩上望去,可以看到一座小楼伏在田间小路边,高达百寻的大树在上空嗡嗡作响,是花堆阁。靠着花堆崩塌的地方,铺着茅草的房子,是岸老堂。背对这堂而伏在梦溪前面的,是苍峡亭。西花堆有许多竹子,四周水波激荡,是竹坞。越过竹林往南,隔着道路靠着河,有低矮围墙的地方,是杏觜。竹林中可以娱乐的地方,是萧萧堂。竹林遮蔽的南边,在水边有长廊的,是深斋。又高大又坚固的土堆上,可以远眺的处所,是远亭。

住在这城中却很荒凉,古树与野兽混在一起。到过这里的客人,都皱着眉头走了但老头我偏偏喜爱呆在这里,在泉边钓鱼,在潭上划船,在这茂密的林木美好的树荫之中沉思默想。我仰慕的古人,是陶潜、自居易和李白,这叫做“三悦”,在心中与他们诗文赠答。我眼睛看到的,是琴、棋、禅、笔墨、丹青、茶、吟诗、叙谈、酒,这叫做“九客”。住了4年,而老头我却病了;过了一年,更加虚弱,接近朽木了。难道老头我要在这里脱一层皮吗?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