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阿房宫赋》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小题1:下列句中“之”与“多于南亩之农夫”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3分)

A.齐、楚精英

B.秦人视,亦不甚惜

C.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D.杳不知其所也小题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面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六王毕,四海—    ②辞楼下殿,来于秦    ③骊山构而西折

④复道行空,不霁何  ⑤后人哀之而不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割         ⑦秦者,秦也

A.①④⑦/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⑥/④⑦/⑤

C.①/②③⑥/④⑦/⑤

D.①③⑥/②④⑦/⑤小题3:下列与“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戍卒叫,函谷举

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不患人之不己知小题4:对本段文字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整段文字写宫女、珍宝众多,表现了宫中统治者生活的奢靡荒淫。

B.段首六句都是对偶的四字句,写众多宫人的来源——从六国掠来。其中“王子”“皇孙”指的是六国诸侯的儿子、孙子。

C.“明星荧荧”至“烟斜雾横,焚椒兰也”等句,用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方法,从各方面描写宫女生活的奢侈豪华,从而反映秦王朝统治者的奢靡荒淫。

D.写宫中珍宝之多,—方面表现出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揭露了他们劫掠抢夺的行径。小题5:翻译(6分)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小题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

秦 人 不 暇 自 哀 而 后 人 哀 之 后 人 哀 之 而 不 鉴 之 亦 使 后 人 而 复 哀 后 人 也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B

小题5:(1)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皇上的宫车驰过;听那车声渐远,也不知驶到哪儿去了。(2)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小题6:秦 人 不 暇 自 哀/ 而 后 人 哀 之/ 后 人 哀 之 而 不 鉴 之 /亦 使 后 人 而 复 哀 后 人 也(共2分,每处0.5分)

小题1:

题目分析:例句与A句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B.代词,指财宝; C宾语前置的标志;D.动词,到某处。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①为数词作动词;②③⑥为名词作状语;④⑦为名词作动词;⑤为意动用法。对于词类活用,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

小题3: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例句与c句都是判断句式。A.被动句;B.状语后置句;D.宾语前置句。对于特殊句式,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

小题4:

题目分析:“诸侯的儿子、孙子”一句错,应是“女儿、孙女”。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小题5:

题目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是判断句,翻译时要加是,“之”为动词,解释为到;第二句时注意“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中的意动用法,“惜”解释为可惜。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小题6:

题目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中的断句。解答时要先回到上下文语境中,心中默译一遍,翻译时要关注句中的名词、动词、重点虚词,例如本句中的“而、之、亦”,这些地方有可能就是应该断开的地方,再根据翻译用斜线断开。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