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目前,“低碳”正成为全民的共识.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CO2含量的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近年来,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下面是减少大气中CO2含量的有关研究:

①将空气中二氧化碳输送到冰冷的深海中贮藏,但有科学家担心此举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将过量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下列行为你认为属于“低碳”的有______.(填字母)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教材循环使用

C.少使用一次性木筷   D.经常开车上班.

答案

(1)由二氧化碳的来源可知,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作为能源;

(2)①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反应的方程式是:CO2+H2O=H2CO3

②将过量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

 催化剂 
.
2H2O+CH4

(3)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能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属于“低碳”;

B、教材循环使用,减少木材的使用,属于“低碳”;

C、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木材的使用,属于“低碳”;

D、经常开车上班,增加了能源的消耗,不属于“低碳”.

故答为:(1)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作为能源;(2)①CO2+H2O=H2CO3;②CO2+4H2

 催化剂 
.
2H2O+CH4

(3)ABC.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一项建筑基坑工程的施工,基坑开挖深度12m,基坑南侧距基坑边6m处有一栋6层既有住宅楼。基坑土质状况从地面向下依次为:

(1)杂填土0~2m;

(2)粉质土2~5m;

(3)砂质土5~10m;

(4)黏土10~12m。

上层滞水水位在地表以下5m(渗透系数为0.5m/d),地表下18m以内无承压水。基坑支护设计采用灌注桩加锚杆。施工前,建设单位为节约投资,指示更改设计,除南侧外其余三面均采用土钉墙支护,1:0.1放坡开挖。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北侧支护出现变形,但一直没有引起注意,最终导致北侧支护部分坍塌。事故调查中发现:

(1)基坑工程为专业分包,施工总承包单位督促专业分包单位针对深基坑组织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指示基坑分包单位组织了专家论证,定稿后由总承包单位项目总工、总监理工程师签批后组织实施;

(2)施工总承包单位及基坑分包单位均未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文件;

(3)开挖过程中,由于现场场地狭小,同时在基坑顶堆放材料及设置加工场;

(4)施工过程中,无有效降水措施,仅采用坑底明排,且时断时续;

(5)施工过程中总承包单位对深基坑作业相关人员仅有安全检查记录,无交底记录及培训教育纪录等其他记录资料。总承包单位认为均应由专业分包单位完成。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签批、专家论证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