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
①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
②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③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
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
小题1:请概括出①③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思想的共同点。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②③两段中曾子和孟子对“仁"的看法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2分)①③两个选段中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共同点是“爱人”(仁者爱人)。
小题2:(4分)①曾子强调自身对“仁”的担当(1分),认为“士”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强,有使命感,把实现“仁”看作是自己肩负的使命,并为之奋斗终生(1分)。②孟子强调彼此之间要以“仁”相待(1分),他认为“君子”要以“仁”和“礼”存心,从爱人、敬人出发,使他人潜移默化,彼此能以“仁”“礼”相待(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 ①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不问马,而问人是否受伤。从中可见其“爱人”的思想。③“仁者爱人”很直接地表达了“爱人”的思想。
小题2:
题目分析:曾子的“任重而道远”的意思是“(因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从中可见他更重视的
是每个人的“责任”。孟子认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他认为“仁”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