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问题。(6分)
①子日:“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送而送天。能近取譬①,可谓仁之方②也已。”(《论语•雍也》)
②孟子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近取譬:就近以自己作比。②方:方法。
小题1:填空。(2分)
这两个语段,孔子和孟子都用了 的方法来倡导自己的主张。
小题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答案
小题1:(2分)推己及人(意思对即可)
小题2:孔子侧重于帮助他人践行仁德,追求人生目标;孟子侧重于从自身做起,推行仁德。(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经典阅读的题目,按着大纲的规定详细阅读,答题时在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即可,一般不会太难。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也要让别人能站得住,自己想做到通达也要让别人通达。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②孟子说:“敬爱自己的长辈,而推广到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