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日常生活中,摩擦有时是有益的,有时是有害的.请你各举一个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实例.如果没有摩擦,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请你写出一个相关的情景.

答案

日常生活中,摩擦有时是有益的,有时是有害的.例如:有益摩擦:人走路是要利用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汽车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粉笔与黑板之间的摩擦等

如果没有摩擦,地面非常光滑,那走路就会摔倒,汽车刹车后也停不下来;如果黑板非常光滑,粉笔在上面就写不出字等.

有害摩擦:如机器零件间的摩擦属于有害摩擦.如果没有了摩擦,零件就不会被磨损.

总之,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摩擦力,生活原有的正常现象就会打乱.

选择题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开启了探月之旅。请回答题。

小题1: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终于圆了这千年梦想,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这表明实践(  )

①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具有相对性   ④在不同时代本质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小题2:“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首次对地外天体的直接探测。我国探月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体现了(  )

A.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小题3:探月工程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而探月工程又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嫦娥三号完成的是第二阶段:“落”,即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第三阶段采回月球样本做准备。可见(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③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④部分可以离开整体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