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明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陆续报道了各地“小人物”讲诚信、守公德的先进事迹,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诚信文化到处如花绽放,诚信之树日益根深叶茂。“他们做的看起来都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事儿,人人都这样做,就能汇聚成诚信文化之河。”中国市场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林均跃说,“当诚信成为一种习惯,人们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对青年学生有何道德启示。(8分)
①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2分)②青年学生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要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分)③青年学生应不断改造主观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共同理想;(2分)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青年学生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2分)(若回答: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亦可给2分,但总分不过8分)
题目分析:本题以诚实守信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首先审读设问,限制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限制题型是启示类问题,也就是怎么做。主体是青年学生。审准以上几点,结合课本知识可从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要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不断改造主观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共同理想。脚踏实地、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主要答案组织要全面。
点评:做主观题: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