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材料二 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普遍较高,德国更是以高福利闻名。一名叫汉斯的德国公民,现年56岁,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他一家5口人,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 255欧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他家750欧元的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如果加在一起这个家庭每月的实际收入超过2 000欧元。目前,德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 800欧元,实际收入并不比领取社会救济的人多多少。况且,每年换季时,领取救济金的人还能再得到几百欧元的服装补贴。如果生活上仍有困难,可以申请额外资助。

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项目:结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欧元,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请实物救济。

材料三 24年不工作却活得滋润

据10月9日《泰晤士报》和法国《解放报》报道,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但他却靠着政府的福利救济一直过着神仙般的滋润生活。令人惊讶的是,“超级懒虫” 提尔里日前竟不知羞耻地出版自传《我,职业求职者提尔里·F》(下图),披露他的“懒虫秘诀”。此书刚一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并在法国

引发争议。

请回答:

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的信息,说明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较以往有何特点?(4分)

根据材料三,有人认为“福利只是养懒汉,中国不应建设成福利国家”,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如何全面评价战后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6分)

答案

(1)特点:①从单一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②福利种类繁多。③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4分)

(2)高福利确实使一部分人丧失了劳动的热情,但不能否认福利制度在刺激消费、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现在的福利水平还很低,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显得特别重要,当然中国也应时刻警惕高福利的消极作用。(6分)

(3)评价:西方的福利制度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6分)

题目分析:(1)材料一针对的是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进行救助,并且通过举办公共工程来解决就业问题,形式比较单一;材料二所讲的社会福利包括的范围很广,吃穿用基本上都有所涉及。相比较之下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较以往的特点有:①从单一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②福利种类繁多。③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材料三所讲的是提尔里24年不工作,靠着政府的福利救济过得滋润生活,但不能说中国不应建设成福利国家。高福利确实使一部分人丧失了劳动的热情,但不能否认福利制度在刺激消费、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现在的福利水平还很低,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显得特别重要,当然中国也应时刻警惕高福利的消极作用。

评价一般都要从正反两方面来评价,才能够客观、全面。福利制度有助于消除贫富差距,减少社会问题,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