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4日,中国青海省玉树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
见证一:西宁地区各族、各界群众参加的悼念大会2010年4月21日上午10时举行,上万群众为在玉树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三分钟。仪式结束后,来自虎台中学的孩子们不愿离去,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国歌,高喊着“青海加油!”“玉树加油!”“中国加油!”等口号。
见证二:家园倒塌了,但我们的天空没有倒塌,我们的精神没有倒塌,我们的民族意志没有倒塌。只要精神尚在,意志尚在,无论再大的天灾,我们也一样能够战而胜之,我们一样能够恢复昔日的家园,让灾区重现勃勃生机。
(1)见证一、见证二中,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精神对取得抗震救灾胜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证三:胡 * * * * 在玉树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新家园,会有的!新校园,会有的!
(3)新家园、新校园会有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证四:在玉树抗震救灾中,香港义工黄福荣舍身救人,感动了香港,感动了祖国亿万人民。“只要能救人,我们就干!”这是志愿者们发出的响亮口号,在这场灾难中,我们的部队迅速开赴救援现场,没有工具,用手刨,只要能救人,什么都可以,什么都不顾,曾因自发组织参加南方抗冰雪灾害和汶川抗震救灾而感动中国的唐山农民志愿者宋志永也来到了玉树灾区,他率领三十余人的队伍,配合救援队员展开搜救和伤病员救治工作。宋志永告诉记者,出发当日,他曾代表13位玉田农民兄弟,向唐山慈善总会捐出1.3万元善款,支持玉树抗震救灾。“我是4月14日上午从朋友那里得知青海玉树地震消息的,随后马上从电视、网络上了解震区的情况。把玉树地震的消息告诉13位农民兄弟后,大家都很伤心,在每人拿出1000元钱帮助灾区的同时,希望用实际行动呼吁更多的人加入爱心队伍。”
(4)上述志愿者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你如何向他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有利于凝聚各族人民抗震救灾的力量和智慧,促进中 * * 在灾难面前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展示中 * * 良好的国际形象,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有中 * * 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全国各族人民、海外侨胞、国际社会的支持援助。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我们战胜困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有民族精神支撑,灾区人民的自强不息、不懈努力。
(4)助人为乐、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勇于承担责任、艰苦奋斗。我要向他们学习,努力学习,培养负责任的意识,养成负责任的习惯;锻炼提高负责任的能力;努力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的公民,积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奉献社会,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