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家甚寒微。事梁文帝为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五寸,容貌甚伟,曹辈皆敬之。妖贼唐瑀寇东阳,文帝率众东讨,使僧珍行军众局事。僧珍宅在建阳门东,自受命当行,每日由建阳门道,不过私室。文帝益以此知之。司空陈显达出军沔北,一见异之,因屏人呼上座,谓曰:“卿有贵相,后当不见减,深自努力。”
建武二年,魏大举南侵,五道并进,武帝率师援义阳,僧珍从在军中。长沙宣武王时为梁州刺史,魏围守连月,义阳与雍州路断。武帝欲遣使至襄阳,求梁州问,众皆惮,莫敢行。僧珍固请充使,即日单舸上道。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而反,武帝甚嘉之。
武帝命为中兵参军,委以心膂。僧珍养死士,归之者甚众。武帝颇招武猛,士庶响从,会者万余人。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将起数千间屋,以为止舍。多伐材竹,沉于檀溪,积茅盖若山阜,皆未用。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及兵起,悉取檀溪材竹,装为船舰,葺之以茅,并立办。众军将发,诸将须橹甚多,僧珍出先所具者,每船付二张,争者乃息。
天监四年,大举北伐,自是军机多事,僧珍昼中书省,夜还秘书省。五年旋军,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适于氏,家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到其宅,不以为耻
在州百日,征为领军 * * ,直秘书省如先。僧珍既有大勋,任总心膂,性甚恭慎。当直禁中,盛暑不敢解衣。每侍御坐,屏气鞠躬,果食未尝举箸。尝醉后取一柑食之,武帝笑谓曰:“卿今日便是大有所进。”十年,疾病,卒于领军官舍。谥曰忠敬。武帝痛惜之,言为流涕。
(选自《南史·吕僧珍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僧珍行军众局事知:了解
B.僧珍养死士,归之者甚众阴:暗中、私下里
C.僧珍昼中书省直:当值、值班 
D.平心率下,不亲戚私:偏爱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积茅盖若山阜,皆未用以为莫己若者,我谓也
B.诸将须橹甚多,僧珍出先所具者度我至军中,公
C.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想馋邪,则思正身黜恶
D.尝醉后取一柑食之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吕僧珍“为官清廉、勤勉”的一组是(   )
①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            ②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
③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                    ④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
⑤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⑥每侍御坐,屏气鞠躬
A.①②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僧珍先在梁文帝手下做官,他恪尽职守,常过家门而不入,文帝因此更加信任他。司空陈显达见到吕僧珍也很客气,认为他会有更大的发展。
B.在北魏五路大军同时南侵,武帝率军救义阳,而义阳与雍州道路被切断的情况下,吕僧珍坚决要求充当使者去襄阳,并在当天就独自驾船上路。
C.在吕僧珍任职期间,他的父亲哥哥和儿子虽然一直跟随着他,但是以贩葱为业,他在就任南兖州刺史以后,也没让家人放弃贩葱这一职业。
D.吕僧珍功勋卓著,被任用为骨干和亲信,性情很是谦恭稳重。在禁中值班,盛夏也不敢解开衣扣。对武帝身边招待用的果馔,也只是酒后吃过一次。

1,3,5

 
1,3,5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而反,武帝甚嘉之。(3分)
                                                                                                         
(2)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4分)
                                                                                                                
(3)姊适于氏,家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到其宅,不以为耻(3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C

小题5:(1)等到到了襄阳,催促派遣兵马支援,并且得到宣武王的书信而返回,武帝十分赞赏他。(“督遣”“书”“嘉”各1分,共3分)(2)吕僧珍离家已久,上奏表请求回去扫墓,武帝想使他在本州显示荣耀,于是授予他南兖州刺史的官职。( “去”“表”“荣”“拜”各1分,共4分) (3)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侍从到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适”“列肆”“导从”各1分,共3分)

小题1:

题目分析:知:主管。根据后句“僧珍宅在建阳门东,自受命当行”的意思是“僧珍家在建阳门东,自从领受命令担当职务后”就可推断出“知”的意思。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小题2:

题目分析:A项中第一个“之”是代词,它;第二个“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中第一个“乃”是副词,于是、就;第二个“乃”是副词,才。C项中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D项中第一个“因”是介词,因为;第二个“因”是介词,通过。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小题3:

题目分析:①表明吕僧珍善于理解梁武帝的意图;③是吕僧珍伯父家堂兄的儿子的做法;⑥表明吕僧珍恭谨。解答类似题目要善于运用排除法,根据①可排除AC,再揣摩③⑥就可选出正确答案。

小题4:

题目分析:内容的理解概括与原文不符,从父兄子,为堂兄的儿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小题5:

题目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督遣”解释为催促派遣,“书”为名词,书信,“嘉”解释为赞赏;第二句时注意“去”解释为离开,“表”为名词用作动词,上表,“荣”为使动用法,“拜”解释为授予官职;第三句注意“适”解释为嫁,“列肆”解释为各种店铺,“导从”,导为动词,带着,从为名词,侍从。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县人,世代居住广陵,家里很贫寒。在梁文帝(萧顺之)那里作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五寸,容貌魁伟,同僚都很敬重他。唐瑀进犯东阳,梁文帝率兵东讨,让僧珍主管行军各局的事务。僧珍家在建阳门东,自从领受命令担当职务后,每天从建阳门过,都不进自己家门。梁文帝因此对他更加了解信任。司空陈显达出兵沔阳北,一看到他就认为他与众不同,让其他人退下而招呼他入座,对他说:“你有贵人相,最终也不会遭贬抑,要好好努力。”

(南齐)建武二年,北魏的军队南侵,五路大军同时进击。梁武帝率军援救义阳,吕僧珍跟随在军中。长沙宣武王当时作梁州刺史,魏军围攻几个月,义阳与雍州道路被切断了。武帝想派使者到襄阳,希求得到梁州的音讯,众人都害怕没有谁敢去。吕僧珍却坚决要求充当使者,当天就独自驾着一条船上路。等到到了襄阳,催促派遣兵马支援,并且得到宣武王的书信而回,武帝十分赞赏他。 

武帝任命他为中兵参军,把他当作得力的亲信。吕僧珍私下里养敢死兵士,归附他的人很多。武帝很注意召集勇武的猛士,士大夫和普通百姓都紧紧跟随他,手下会集了一万余人。武帝于是令人在城西的空地巡行,准备在那里建屋千间做这些人的住所。砍伐了很多竹木,沉到檀溪中,堆积的茅草像山丘一样,都没有用到。只有吕僧珍知道其用意,于是私下准备好几百只船桨。等到武帝起兵,全部拿檀溪中的竹木装造为船舰,用茅草盖顶,都很快就完成了。大军将要出发,各位将领需要很多橹,吕僧珍就把先前预备好的船桨拿出,每只船给两只,争抢才得以停息。 

天监四年,(武帝)大举北伐,从此军机之事日渐增多,吕僧珍白天在中书省办公,夜里返回秘书省。天监五年凯旋而回,以原来的官职受爵太子中庶子。吕僧珍离家已久,上奏请求回去扫墓,武帝想使他在本州显示荣耀,于是授予他南兖州刺史的官职。吕僧珍在任期间,公平对待属下,不偏爱亲人。他堂兄的儿子起先以贩葱为业,在吕僧珍就任以后,就想放弃贩葱这一职业,想求他在州里给自己安排个官职,吕僧珍说:“我蒙受国家大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你们本来有固定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要求得到不该得的呢!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肆去吧。”吕僧珍家的老宅在街市北面,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督邮官署来扩建自己的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府是官署,自从设立以来就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侍从到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