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端木赐(字子贡),在孔子门生中极善学习。《论语·学而》中有他与老师的一段交谈。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①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①出自《诗经·卫风·淇奥》,诗句大意是,君子修身就像加工骨器玉器,要切磋琢磨。

师生交谈的是人贫穷或富贵时的处世态度,子贡从孔子的言论中得到更高的有关修身的启悟,这种好的学习之法,自然得到孔子的赞扬,说他可以同子贡谈论有深意的《诗经》了。 

(1)从以上对话可以看出,子贡与孔子的处世态度有什么不同?你更倾向于哪一种?为什么?(4分)

(2)“告诸往而知来者”是一种学习方法,试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学习之法,并略举一例进行理解。(80字左右)(4分)

答案

(1)子贡主张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1分)孔子认为贫穷却乐于道,富裕而又好礼更好。(1分)我更倾向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因为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社会就会更加安定。(2分)

(2)成语:举一反三(2分)。举例说明(2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经典研读能力。此题为《论语》研读。(1)引文中,孔子的“可也”“未若”两词态度明确,在肯定了子贡的态度的同时提出了更好的主张。读懂了文本,将子贡和孔子的对话翻译过来就是他们师徒的不同处世态度。按照师徒关系,原则上应该回答倾向于孔子的观点,文本师徒对话的后面,子贡用加工骨器玉器来理解老师的观点,得到了老师的认可。(2)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这里孔子是在赞扬子贡很会学习,老师告诉了他过去的事情,他就能够联系到后来的事,子贡从老师的回答中创造性的用加工骨器玉器来理解老师的观点,这就是举一反三。我们在文言词语的学习,理科知识的学习中都需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能举一反三,我们学习的知识就无法应用。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