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针对相同的问题,孔子说出了不同的答案,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方法?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这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2分)孔子解答学生的疑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和考试命题中,标准化试题却泛滥成灾,这种标准化考试只能考查学生的思维结果,而不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只能求同,不能求异,只能唯一,不能举一反三,这样既扼杀了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又会导致语文教学的程式化、刻板化(意思对即可得分)(联系实际谈看法,2分)

题目分析:问题相同,答案不同,可见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联系实际谈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填空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