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做法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B.东北平原利用黑土种植甘蔗  

C.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    

D.青藏高原大力发展桑蚕养殖业

2.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主要地理优势是 [ ]

A.热带季风气候的水热条件好      

B.京广、京沪铁路直通本地区

C.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且毗邻港澳  

D.矿产资源和能源充足

3.西气东输工程的优势体现在[ ]

A.缓解西部的交通压力      

B.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C.改善西部的环境污染      

D.迅速增加了东部地区的财政收入

答案

1.C

2.C

3.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请对树充满敬意

周 涛

  ①秋天,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它不悲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②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望。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汗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③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④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了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⑤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颓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愣的荒野乞者。

  ⑥但是树有过忧伤么?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当然没 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⑦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

  ⑧对森林的奢望,恰恰反映了每个人对远古生活本能的回忆和依恋。

  ⑨荒野是那么寥廓,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野兽,这些鸟兽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人类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⑩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我只是觉得,树在北方像流窜深山的小股残匪一样悲惨。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

1.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作者看来,对树这种生命本身来说,秋天里树叶缤纷飘落的时刻意味着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作者眼中,“树”的形象是怎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⑨段末,作者说:“人类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段中,作者猜想说,人类砍伐掉最后一棵树后,可能会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但那很滑稽。请问:(1)人类复制树的原因是什 么?(2)为什么说那样做很滑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章结尾,作者呼吁人们“对树充满敬意”,请问,这种“敬意”的实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