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给定资料”,围绕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思想深刻,观点明确;
②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
③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参考例文]
推进慈善事业,播撒爱的阳光
美国铜铁大王卡内基曾说过,“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随着社会的发展,参与慈善事业越来越成为公众的选择。
慈善事业被称做“社会的第三次分配”,对促进社会公平、激发社会活力、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目前,我国尚有较多的贫困人口,人口老龄化趋势、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等无疑也加重了社会对慈善事业的期待。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慈善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尽管我国早在1999年就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但我国还远没有形成全民参与慈善、热衷慈善的氛围。
很多人对慈善事业所知甚少,对慈善组织了解不多。一些慈善机构在寻求合法地位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对于善款的分配和用途常常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信息查询系统,这些都影响了民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
人们常常习惯于在有灾难发生时集中地捐赠或救援,但在很多慈善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做公益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让慈善回归民间,让慈善真正变成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已经越来越紧迫。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有配套的税收优惠措施,有严格的社会监督机制,有刚性的法律惩处条例,各式各样的慈善组织和机构在这些制度框架之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集中更多的资源,发挥出更高的效率。
要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大力发展各类慈善组织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推动慈善文化建设,强化民众慈善意识。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慈善,扩大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强化人们的社会责任,提高人们参与慈善活动、回报社会的积极性。
第二,推动慈善组织的建设。政府部门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慈善类民间组织的发展。适当简化审批程序,制定评估规程和评估指标,适时开展评估工作,及时发布评估结果。
第三,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公益事业、慈善事业是一个志愿事业,离不开健全的法律环境。要加快制定有针对性、特定性的专门规范慈善组织实体内容的法律与法规条款,对慈善组织的性质定位、慈善事业运行的政策规范、监督机制及机构的活动领域等方面,进行完善、系统的法规政策规范。
中国的公益意识和慈善事业的发展相对缓慢,但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无限生机的未来。2008年汶川地震中,民众踊跃参与慈善,这使不少人把2008年形象地称为中国“公益元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慈善事业、公益事业将成为和谐社会的美好音符,奏响在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