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9分)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1:翻译下列语句。(共4分)

①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②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小题2:节选语段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2分)

小题3:第二段文字主要在写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

答案

小题1:(1)一个人的心思 ,就是千万个人的心思啊。 

(2)戍边的战士呐喊起来,函谷关被攻破,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小题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小题3:(1)指出秦亡的历史教训,警示后人。(2)借古伤今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文言翻译要读通句意,准确解释关键词句,正确处理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翻译语言尽可能做到信和达。信,可靠;达,通顺。重要词句(1)判断句式;(2)举:被攻破,被动词;可怜:可惜,古今异义;焦土:成为焦土,名动。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中心句的能力。最能概括节选语段的中心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亦即文段论点。

小题3: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段意的能力。回答文本写什么,就是概括段落大意。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和意图就是以秦亡的历史教训警示后人,运用的表现手法自然就是借古鉴今。

问答题 简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巨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素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 * 凶,兴复汉宣,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韩、允之任也。

1.利用工具书,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任选两小题)。

耕于南阳(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由是感激(   )

④遂许先帝以驱驰(   )

2.用“/”给第①段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两汉的历史教训?并在选交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个4字短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受命以来怀着怎样的心情并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来报答先帝的?(用原文回答)

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用白话文写出第②段划线句子的意思。

原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