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壑之潜蛟舞:跳舞。

B.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端正地坐着。

C.方其破荆州,江陵下:攻占。

D.托遗响于悲风悲风:指秋风。小题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A.是饮酒乐甚

B.不拘时,学于余

C.寄蜉蝣天地

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秦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分为两层。第一层由“乐”引起,写饮酒之乐、扣舷而歌之乐;第二层写洞箫和鸣,其声缠绵悲哀,气氛由轻松而沉重,由愉快而抑郁。

B.从作者“愀然”的面部表情里,可以看出作者已被那扣舷的歌声深深打动,虽然还能正襟危坐,内心早已波澜翻腾。

C.在第二段里,作者通过吊古伤今,处处表达了一个“悲”字:凭吊英雄人物,自己感到悲;哀叹人生短促,自己感到悲;理想无法实现,自己感到悲。

D.这篇抒情赋,既有“寄蜉蝣于天地”之类的整句,又有“于是饮酒乐甚”之类的散句,整齐和谐,自然流畅。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1:

题目分析:舞:使……跳舞。此处舞是使动用法。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小题2:

题目分析:例句与B项于均表被动,A由于,C在,D比。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小题3:

题目分析:“虽然还能正襟危坐,内心早已波澜翻腾”理解有误。“正襟危坐”正是“愀然”的外在表现。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