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时把SO2通入装有1mol/L BaCl2溶液的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浑浊物.
(1)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查阅了工具书上的相关数据,经过计算推导得出:常温下即使把SO2通入1mol/LBaCl2溶液中至饱和,也不可能生成BaSO3沉淀,故白色浑浊物只能是BaSO4.你认为所查阅的数据为:BaSO3的溶度积或BaSO3的溶解度或Ksp(BaSO3).
(2)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理论上不产生沉淀,而实际受到空气和溶液氧气的影响很快便能观察到沉淀现象.为了避免产生沉淀,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如图:
①气密性检查完好后,在装置A中的多孔隔板上放上锌粒,通过长颈漏斗注入稀硫酸.打开活塞,将产生的氢气导入到后续装置.
②D中气泡均匀冒出并验纯D中气泡均匀冒出后后关闭活塞,将装置D的导管插入烧杯中.
③通过装置B的分液漏斗滴加浓硫酸,产生的气体进入到BaCl2溶液中,溶液保持澄清.
④打开活塞,将产生的氢气导入后续装置一段时间.
⑤将盛有BaCl2溶液的试管从装置中取出,拔去橡皮塞用胶头滴管伸入到苯层下方滴加双氧水,随即出现白色浑浊,滴加稀盐酸并振荡,白色浑浊不消失.
⑥拆卸装置,清洗仪器,处理剩余药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2)实验步骤①和③的空白处使用的仪器名称分别为______、分液漏斗;
(3)反应开始前,先向制取SO2的装置中通入纯净的A中产生的氢气,其作用是:______.
(4)装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
(5)装置D的目的除去SO2防止污染______;
(6)写出实验步骤⑤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SO2+H2O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
(2)可以通过长颈漏斗实现锌粒和酸的接触,分液漏斗的结构和长颈漏斗有很大异,分液漏斗有盖有旋塞,长颈漏斗都没有,故答案为: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3)A装置获取氢气的作用是将装置中的气体赶尽,亚硫酸钠易被氧气氧化,故答案为:将装置中的气体赶尽,防止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后的现象受到空气和溶液中氧气的影响;
(4)苯密度比水小,在氯化钡溶液的上层,可以起到隔离空气的作用,故答案为:将BaCl2溶液与空气隔离;
(5)二氧化硫有毒,为了防止造成污染,在实验结束时要再次打开活塞,将产生的氢气导入后续装置一段时间,让SO2全部被氢氧化钠吸收以防止污染,
故答案为:除去SO2防止污染;
(6)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进而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故答案为:SO2+H2O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