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逍遥游》(节选),完成文后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怪异的事物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形容迅速往上升

C.野马也,尘埃也游动的雾气

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鹏徙于南冥也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B.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表示选择,是……还是……

C.而后乃今培风然后才开始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用得着……呢”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后乃今将图

A.三江而五湖

B.雄州列,俊采

C.或命巾车,或孤舟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笃小题4: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莫之夭阏者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访风景于崇阿

C.南冥者,天池也。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小题5: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①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 之二虫又何知!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A

小题5:①振翅奋飞(或“鼓起翅膀飞翔”),它的翅膀好像悬挂在天边的云。

② 这两种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小题1:

题目分析:扶摇:旋风。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小题2:

题目分析:A主谓之间。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小题3:

题目分析: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C棹:名词活作动词,划船。A带,意动,以……为带,把……当作带子。 B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D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的重要考查内容,平时的文言文学习和复习中应对有活用现象的实词加以分类整理,掌握其基本义、活用义及相关用法。

小题4:

题目分析:例句与A项都是宾语前置。B项状语后置句。C项判断句。D项被动句。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小题5: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怒”,奋起的样子;“垂”,天边。(2)句中“之”,这;“二虫”,两种动物。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