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何厌之有

C.群臣侍殿上者

D.君安与项伯有故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B.朝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又欲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乱易整

B.越国鄙远

C.焉用亡郑陪邻

D.阙秦利晋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侯为了报答秦国,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小题5:翻译题(6分)

(1)敢以烦执事

                                                                                                                 

(2)因人之力而敝之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C

小题5:(1)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吧。(2)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伤害人家。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B应为有何厌。对于特殊句式,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

小题2:

题目分析:济:渡河。此处是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构筑防御工事了。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考查的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即看这一词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是否讲得通,是否合理。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小题3:

题目分析:A介词,凭借 BCD均为连词,表目的。做文言虚词类题时,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小题4:

题目分析:“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理解有误。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小题5:

题目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以”解释为“执事”表示对对方的尊敬;第二句时注意“因”为介词,解释为依靠,“而”表转折,翻译时要体现,“敝”解释为伤害。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