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一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尊心,鲁迅先生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在文中,他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请用具体人物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的脊梁”就是指体现民族精神和气节、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惜奉献自己一切的人们。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孔子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也”;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但“中国脊梁”并非只有英雄人物,千千万万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都是民族的脊梁。当中 * * 遭到侵略和欺凌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分歧反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梁,如洪秀全、孙中山等为保卫祖国,无数远离自己的父母而守卫祖国边陲的解放军战士,是中国的脊梁,如王利伟等;为了振兴祖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中国的脊梁;坚守自己的岗位,奋力拼搏的工人,是中国的脊梁;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中国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