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赂秦耶      率:全部              ②失强援         盖:因为

③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其实:实际上

④暴秦之欲无  厌:厌烦              ⑤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

⑥始祸焉      速:很快              ⑦牧以谗诛       洎:jì  等到

与秦相较    当:应当              ⑨或未易         量:估量

⑩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哉!            劫:侵略

A.①③⑤⑦⑧

B.①②⑤⑦⑨

C.③④⑥⑧⑩

D.②④⑥⑨⑩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解释有误的正确解释分别为:③其实:它的实际数目;④厌:通“餍”,满足;⑥速:招致;⑧当:倘;⑩劫:胁迫。

论述题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公民的科学素养得到相应的提高。但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仅相当于加拿大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关于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偏低的讨论由来已久。人们普遍认为,全社会的科普程度总体偏低是一个主因。同时,传统科普渠道,特别是科技馆、博物馆、科普书籍和杂志等,未能有效发挥功能。此外,缺乏顺应时代需求的专业科普人才以及科研人员对科学传播的态度不积极,亦是重要因素。

有专家指出,从经济学的视角看,作为消费者的公众需求,与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科学知识在特定条件下的供需平衡直接决定了一个时期公民科学素养的水准。科学知识的转化要求很高,耗时费力,而个人收益太低,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这造成科普知识的严重短缺;由于科学知识的准公共物品的特点,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国家必须承担部分科学知识转化的工作,而目前我国财政预算中用于科普经费的比例严重偏低,加剧了供需矛盾。

有识之士呼吁,国家应在公众尤其是学生中加强有关“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的宣传工作并开展各种活动。活动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考虑学生的客观差异;将讲座参观等传习性活动与观测、实验等操作性活动相结合;要寻找能吸引学生参与的多样化的新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一种观点认为,公民科学素养与经济发展难以同步;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可以实现公民科学素养与经济发展的同步。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综合评析上述观点。(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如何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共同促进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6分)

(3)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说明,在中学生中开展“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活动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6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