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通常情况下,CO与O2的混合气体m L,用电火花引燃后体积变为n L(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1)试确定原混合气体中CO与O2的体积。

(2)若反应后的气体密度在相同条件下为氢气的15倍时,试确定反应气体的组成及体积之比。

答案

(1)(A)当两者恰好完全作用时,V(CO)=2(m-n) L V(O2)=(m-n) L;

(B)当CO过量时,过量的CO的体积=m L-[2(m-n) L+(m-n) L]=(3n-2m) L,原混合物中V(O2)=(m-n) L V(CO)=(3n-2m) L+2(m-n) L=n L;

(C)当O2过量时,过量的O2的体积=m L-[2(m-n) L+(m-n) L]=(3n-2m) L;原混合物中V(CO)=2(m-n) L,V(O2)=(3n-2m) L+(m-n) L=(2n-m) L;

(2)CO2与CO的体积比为1∶7。

由反应:

2CO + O2====2CO2   ΔV

2       1    2          1

2(m-n)   (m-n)              (m-n)

可知:(A)当两者恰好完全作用时,V(CO)=2(m-n) L

V(O2)=(m-n) L

(B)当CO过量时,过量的CO的体积=m-[2(m-n)+(m-n)]=(3n-2m) L

原混合物中V(O2)=(m-n) L

V(CO)=(3n-2m) L+2(m-n) L=n L

(C)当O2过量时,过量的O2的体积=m L-[2(m-n) L+(m-n) L]=(3n-2m) L

原混合物中V(CO)=2(m-n) L

V(O2)=(3n-2m) L+(m-n) L=(2n-m) L

若反应后的气体密度在相同条件下为氢气的15倍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30,由于产物中肯定有CO2,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所以另一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必小于30,另一种气体只能是CO(也就是说O2不可能有余),该混合气体的组成可用下法求得:

可得V(CO2)∶V(CO)=1∶7

多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⑵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

  ⑶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⑷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⑸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⑹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围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⑺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

  ⑻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

  ⑼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⑽卷云、卷积云、积云和卷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1、下列语段的第一层(用“/”表示)第二层(用“//”表示)划分准确的一项是:(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2、四个小层介绍说明的对象分别是:

⑴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

⑷ ________________

3、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    )

A、总分式  

B、分总式  

C、总分总式

5、这段文字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说明________________是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是本质。

6、文中⑸⑹两句中“一般”和“常”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两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