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2010年7月22日电:大雨如注。湍急的洪水像受惊的野兽冲撞着大堤。大堤上人头攒动,人们浑身泥水,清基、填土、埋沙袋。入汛以来,从珠江到长江,自淮河至辽河,天幕像被撕开了无数道口子,雨水肆无忌惮地朝大地倾泻。洪峰涌起,一次次冲撞着湖泊和江河堤岸。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有效应对。党员冲锋在前,子弟兵奋勇当先,群众积极自救,社会各界伸出援手,绘出一幅气壮山河的抗洪图。

材料二:一位诗人面对灾后重建家园的农民朋友们劳作的场面,不禁挥笔而就下列诗篇:狂放的呐喊已经走远/庄稼人在黑土地上/扶持夭折的禾苗/拾掇冲毁的房屋/黝黑的脸上/又显现生活的笑容

(1)在抗洪抢险中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精神对于夺取抗洪救灾的胜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青少年,你打算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如何发扬上述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能激励更多人自觉投入到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洪流中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灾难,重建家园,早日夺取抗洪救灾的最终胜利。

(3)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抗洪救灾中英雄们伟大的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信心,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来;另一方面,自觉实践好团结一致、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抗洪救灾精神。立足实际生活,尽力团结更多的同学、同志,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争取在学习工作中多出成绩,出好成绩。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