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图Ⅰ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制备、干燥气体的部分仪器装置。某学校同学利用中学常用试剂及仪器设计下列实验。

       

 

图Ⅰ

(1)图Ⅰ中仪器C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利用图Ⅰ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的NO2气体,请在方框内画出用集气瓶收集NO2的装置图。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同学乙利用图Ⅰ装置通过称量反应前后C的质量,确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A中加入稀硫酸,B中加入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C中加入碱石灰。该装置存在较多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较大,请你说出其中的两点缺陷: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丙利用图Ⅰ装置制取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并且利用图Ⅱ装置验证氨的某些性质。A中加入浓氨水,C中加入碱石灰,E内放置催化剂(铂石棉),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

a   b   c   h

图Ⅱ

①B内需加入固体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B中能产生氨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_性,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干燥管(2分)(2)略;(2分)Cu+4H++2NO3- = Cu 2++2NO2↑+2H2O(2分)

(3)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C中;

体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残留B中不能全部被C吸收;

生成的二氧化碳未干燥,水蒸气也被C吸收;

反应前B中已经有二氧化碳;(只要答对其中两条给2分)

催化剂

 
 (4)①过氧化钠(2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产生氧气、氢氧化钠,同时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NH3+H2O NH3·H2O NH4+OH-;体系温度升高,C(OH-)增大,此二者共同作用使上述平衡向左进行,产生氨气(2分)

 ②还原(2分),4NH3+5O2==4NO+6H2O(2分)

单项选择题

某服装厂厂房为一栋6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厂房一层是裁床车间,二层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三至六层是成衣车间。厂房一层原有4个门,后2个门被封死,1个门被锁,仅留1个门供员工上下班进出。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仅留0.8m宽的通道供员工通行。
半年前,在厂房一层用木板和铁栅栏分隔出了一个临时库房。由于用电负荷加大,临时库房内总电闸保险丝经常烧断。为不影响生产,电工用铜丝代替临肘库房内的总电闸保险丝。经总电闸引出的电线,搭在铁栅栏上,穿出临时库房,但没有用绝缘套管,电线下堆放了2m高的木料。
2008年6月6日,该服装厂发生火灾事故。起火初期火势不大,有员工试图拧开消火栓和用灭火器灭火,但因不会操作未果。火势迅速蔓延至二、三层。当时,正在二层办公的厂长看到火灾后立即逃离现场。二至六层的401名员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逃生,多人跳楼逃生摔伤,一层人员全部逃出。
该起火灾事故,造成67人死亡、5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600万元。事故调查发现,起火原因是一层库房内电线短路产生高温熔珠,引燃堆在下面的木料,整个火灾过程中无人报警。事故前该厂曾收到当地消防机构关于该厂火险隐患的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未整改,厂内仅有一名电工,且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此次事故中逃生时受伤的员工是否应定为工伤的问题,按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该定为工伤,因工作受伤

B.不应定为工伤,不是因工作受伤

C.是否定为工伤,由厂工会认定

D.是否定为工伤,由厂领导决定

E.是否定为工伤,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裁定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