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A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为1000件,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0.1×150=15元
直接人工=5×4=20元
制造费用:
变动费用==6元
固定费用==5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15+20+6+5=46元
本月生产A产品800件,实际单位成本为:
直接材料=0.11×140=15.4元
直接人工=5.5×3.9=21.45元
制造费用:
变动费用==5元
固定费用==6.25元
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5.4+21.45+5+6.25=48.10元
要求:
(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4)采用二因素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5)采用三因素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参考答案: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800×0.11)×(140-150)
=-880(元)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800×0.11-800×0.1)×150
=12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880)+1200
=320(元)
由于材料实际价格低于标准价格,使材料成本下降880元;由于材料实际数量高于标准数量,使材料成本上升1200元,两者相抵,直接材料成本净上升320元,为不利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800×5.5)×(3.9-4)
=-440(元)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800×5.5-800×5)×4
=16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440)+1600
=1160(元)
由于实际工资率低于标准工资率,使直接人工成本下降44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600元。两者相抵,直接人工成本净上升1160元,为不利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
=-1280(元)
变动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800×5)×1.2
=480(元)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变动费用效率差异
=-1280+480
=-800(元)
由于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低于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使变动制造费用下降128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480元。两者相抵,变动制造费用净下降800元,为有利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二因素分析法):
生产能量=1000×5=5000(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5000(元)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800×5=4000(元)
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
=1(元/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费用实际数-(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5000-(1×5000)
=0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
=(5000-800×5)×1
=1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0+1000=1000(元)
由于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数相同,发生该项费用的耗费差异为0;但因未能达到应有的生产能量,使固定制造费用发生闲置,损失额为1000元。
(5)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三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0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5000-800×5.5)×1
=6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800×5)×1
=4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0+600+400=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