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回答1—2题。

1、箭头A和C的运输方式是[ ]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水

2、有专家指出,D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沿途河水渗透补给地下水,增高地下水位

B、沿途地区的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C、沿途地区海水大量入侵

D、增加了沿途地区湿润程度,降水增多

答案

1、B

2、A

填空题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平衡摩擦力.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筋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带动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记录其运动情况,若实验做了n次,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所用橡皮筋分别为1根、2根…n根,每根橡皮筋情况都相同.通过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v2…vn,用W表示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

(1)关于橡皮筋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橡皮筋做功的具体值可以直接测量

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C.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

D.若橡皮筋伸长量变为原来的2倍,则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2倍

(2)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为计算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测图1中哪些点的速度.答:______

A.1号点       B.2号点  C.号点       D.4号点

(3)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的关系图线,即W-v图2甲,并由此图线得出“功与速度的二次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乙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的二次方的关系图线,即W-v2图2乙,并由此也得出“功与速度的二次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甲的分析不正确,乙的分析正确  B.的分析正确,乙的分析不正确

C.甲和乙的分析都正确  D.和乙的分析都不正确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在一堂高一男生跨栏跑教学课上,我组织了学生第一次跨栏。我先利用图片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并做模仿练习。无栏练习时,他们都做得很好,但是学生一到真正过栏就不行了,都是跑到栏前停下,不敢跨。只有少数胆大的学生能过,但都是跳过栏。在体育课中,我们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如不敢做有点难度的单杠、双杠动作,不敢跳高、跳山羊、跳横箱等,导致正常教学难以继续进行。于是我让学生观看在课前各小组收集的跨栏跑优秀运动员的图片,并将技术动作展示在同学面前,然后讲解跨栏跑动作、比赛场面,优秀跨栏运动员的事迹等。(从情感上获得学习跨栏跑的渴望,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跨栏跑)再次练习时,我首先提出把栏放到最低以降低危险性,然后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更安全。同学们集思广益,想出了找替代物作栏架、用体操棒放在地上进行模仿练习,用橡皮筋两人两边拉直进行跨越练习等方法。但即使做了安全措施,同学们也还是不敢跨,因为没人带头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勇气。于是我就自己带头示范,并告诉他们“勇气不是说的,而是要体现给人看的”。我做了示范动作,效果不错。高个子的男生随后也跟着带头跨栏。就这样,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三个……问题:

(1)案例中学生不敢进行跨栏跑练习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本案例的不足之处和可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