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为检验在空气中暴置过的过氧化钠的变质程度,某学习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经研究讨论,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分工协作如下:分别用等量的过氧化钠样品进行实验。

⑴甲同学采用如图实验装置,

甲同学测量气体时,实验过程中,量气管甲的前后示数差为473 mL(已折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实验后量气管甲中气体的主要成分有                             

⑵乙同学采用如图实验装置,

乙同学测量气体时,实验过程中,量气管甲的前后示数差为249 mL(已折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乙同学的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的作用是:

                                         

                                         

⑶丙同学用浓度为1.00 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过氧化钠样品,应选用的玻璃仪器有:

                                                   

从实验目的分析丙同学所采用的指示剂为            。丙同学实验完毕,从滴定管前后的示数得知消耗标准盐酸100.00 mL。

⑷利用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该过氧化钠样品变质的百分率为         。指导教师在批阅该实验小组的实验报告时,指出两点不足,可能引起实验误差:

                                                                 

                                                                 

答案

⑴CO2、O2、N2(2分,少一种气体扣1分,不倒扣分))

⑵利用NaOH溶液中的水与过氧化钠反应(1分);使生成气体只有氧气,避免了碳酸钠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1分)

⑶烧环、锥形瓶、酸式滴定管(2分),甲基橙(2分)

⑷60%(3分);甲同学实验中由于盐酸的挥发,在量气管甲中又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气体读数偏大(2分)、丙同学在中和滴定实验时,不能只标定一次,应标定2~3次,用平均值计算(2分)。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选择题各2分,加翻译共12分)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小题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A.固而近于费     

B.某所,而母立于兹

C.悚然而听之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小题2: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烟霏云聚集

B.春生秋果实

C.然黑者为星星乌黑

D.人肌骨刺小题3:下列各项中有一项与与其它各项句式不相同的是 (   )

A.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B.求!无乃尔是过与?。

C.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小题4:下列选项对文段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文体上属文赋,既有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

B.文章既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又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C.文章对“烟霏云敛”“天高日晶”“丰草绿缛而争茂”等秋状的描绘,是为了烘托秋声“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D.作者采用了排比、对偶、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万物的摧残。小题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每句各2分)

(1)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2)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