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戈壁有我
郭保林
①大草原的尾声便是戈壁滩。
②戈壁滩是死亡的草原。
③这是纯种的戈壁,没有一点杂质,旷达的蓝天,缥缈的白云,一目荒旷的沉寂,一目宏阔的悲壮,粗莽零乱的线条,浮躁忧郁的色彩,构成浩瀚、壮美、沉郁、苍凉和富有野性的大写意,一种慑人心魄的大写意。成片成片灰褐色的砾石,面孔严肃,严肃得令人惊惶,令人悚然。这是大戈壁面靥上的痔瘤,还是层层叠叠的老年斑?
④沉重的时间压满大戈壁。戈壁滩太苍老了,苍老得难以寻觅一缕青丝,难以撷到一缕年轻的记忆,仿佛历史就蹲在这里不再走了,昨天,今天,还有明天都凝固在一起。
⑤据说,我们的车行路线是古丝绸之路。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四大文化体系一一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伊斯兰文化体系、希腊罗马西欧文化体系一一的交汇点,就是这条古丝绸之路。它是历史的通道和罗盘,它导引过心灵史、文明史以至于生物史,至今,敦煌宝窟的画壁上还生活着两千年前用骆驼贩运丝绸、茶叶和陶瓷的商人。想当年,这路上骆驼成列,驼铃叮咚,牛马喧阗,驿站如珠,该是一片多么繁华的景象啊!而今丝绸之路荒芜了,湮灭了.罗盘生锈了。
⑥我放飞思绪的小鸟,穿越时间的屏障——我看见飞 * * 李广、汉家大 * * 霍去病的啸啸战马、猎猎大旗,迎风踏踏而去;我看见汉武帝的使臣张骞、大唐一代佛宗玄奘的驼队,昂首行进在戈壁荒漠,风沙浩浩,星路遥遥。一曲折杨柳的哀吟,三两声阳关三叠的古韵,使这寂寞的氛围更添一抹凄凉,几缕悲怆……生命漩涡,人类的梦幻,而今都化为一种历史的难堪,和风沙卷去又卷来的喟叹。
⑦这里原是一个古战场,战争的悲剧曾轰轰烈烈地演出一幕又一幕。目睹这漫漫戈壁,谁说这里是不毛之地?戈壁滩曾长出二十四史一页页辉煌,曾长出唐诗宋词的悲壮,曾长出阳关三叠的凄怆,也长出过“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黯然神伤……
⑧一切都被风沙埋没了,被时间的巨浪吞噬了。
⑨人类是难以征服宇宙的。人类只是在宇宙的缝隙中默讨着生活的偶然幸存。在宇宙面前,人类是孤独的。几千年来,人类在这里播种的文明和文化、繁荣和繁华、恩爱和仇恨、美丽和丑恶、善良和罪孽……这些都化为乌有,只留下这类似月球地貌的灰褐色宣言,只留下太阳孤独的鸣唱,只留下漠风唱给死亡的挽歌!
⑩我在戈壁滩上漫步。太阳已西斜,热浪开始退潮。
(11)四维空间只剩下一维。不,还有我!有我在,大戈壁便增加成了二维。我和宇宙之神肩并肩站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四周弥漫着“古从军”乐曲的那种迂回悲壮。此时此刻,只有我和宇宙之神在谈心。宇宙之神伏在我的肩头,悄声说:“大戈壁最美的风景是晚霞,不信,你等着瞧……”
(12)宇宙之神并未说假话。当大戈壁的黄昏降临之时,展现的的确是一帧美丽悲怆的大风景。且看,远处那一道道起伏跌宕的沙梁,那是夕阳点燃的一条条火龙,火龙在晚风中飞跃,给戈壁滩增添无限的生机和壮观。而遍地的砾石,红光灼灼,热烈动人。那骆驼刺和红柳也开出星星点点的红花,结满星星点点的红果,更添一抹斑驳富丽的景观,给人以庄严、神秘的感觉。
(13)夕阳沉去了。我站在暮色中,只觉得自己化为一朵花,向大戈壁倾吐着爱恋之曲;化为一棵草、一棵树,向宇宙颂扬着生命之歌!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艺术手法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通过对戈壁滩的历史和现状的描写,揭示了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同时赞颂如此渺小的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出的辉煌的文明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对生命顽强的一曲颂歌。
B.开篇说“戈壁滩是死亡的草原”,是因为茫茫的戈壁滩已没有生命的迹象,在历史上人类曾经创造的辉煌文明也永远消逝在那里,希望戈壁能像草原那样焕发蓬勃的生命。
C.第⑨段说“人类是孤独的”,又说“只留下太阳孤独的鸣唱”前者意为人类在宇宙面前孤立无援,人类无力抗争宇宙;后者意为在戈壁的荒漠上,已没有其他的生命,没有生命为伴。
D.第⑦段运用了排比、比拟、反问、引用的修辞手法,概述了古丝绸之路当年的辉煌和凄怆,表达了作者对当年戈壁历史作用的赞叹和对现今荒凉死寂的哀挽。E.作者以宏阔的视野,丰富的想象,充沛的感情,艺术地写出了大西北大漠戈壁壮美的自然风光,以及大西北多姿多彩的生活,表现了生活的热烈和壮伟,有着一种阳刚之美。
小题2:概述戈壁滩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的贡献或作用。(6分)
小题3:第三段描写戈壁浩瀚、壮美、沉郁、苍凉等方面的特点,从全文看其作用是什么?(6分)
小题4: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戈壁有我”这个题目是否恰当?简要说明理由。(不少于100字) (6分)
小题1:B E
小题2:(1)是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2)有过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3)留下了辉煌的二十四史。 (4)产生了悲怆的文学艺术(评分标准:答对4点6分,3点4分,2点2分)
小题3:(1)为下文表达作者对现今戈壁的荒凉死寂的感慨作铺垫;(2)为下文赞美戈壁当年的辉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而蓄势;(3)与篇末三段写戈壁美丽、壮观的风景,无限的生机和顽强的生命力构成照应。(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
小题4:答案一:从文章内容看,这个题目很恰当。“戈壁有我”是全文的主旨。作者通过对戈壁滩的历史和现状的描写,揭示了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同时赞颂如此渺小的人类在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在讴歌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时,作者又写道“不,还有我!有我在,大戈壁便增加成了二维”,强调人类这种精神的延续,至此,文题照应,浑然一体。
答案二:从文章内容看,这个题目不很恰当。作者用大量篇幅描写戈壁滩的历史,赞颂了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出的辉煌文明。作者放飞思绪,抒写了昔日古战场飞 * * 李广、汉家大 * * 霍去病、汉武帝的使臣张骞和佛宗玄奘,虽然作者提到“戈壁有我”,但那是为表达对生命的颂扬,“我”与戈壁的关系并不是文章重点。若以“戈壁随想”为题更切合文章内容。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艺术手法的理解和赏析的判断能力。只判断正误比直接鉴赏难度低。B.“希望戈壁能像草原那样焕发蓬勃的生命”无中生有 E项无中生有,没有“大西北多姿多彩的生活”。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信息提取和概括的能力。答题时要分点概括,以显现思维的广阔性和答案层次,答案应是概括的、总结性的语言形式。文章5-7段写戈壁滩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的贡献或作用。此题选择范围较容易,但概括起来并不容易。需要具备一定信息提取和概括的能力。
小题3: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散文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客观的自然环境与主观的感受相结合的环境描写,往往是营造一种氛围,烘托人物思想与情感。下文即围绕戈壁浩瀚、壮美、沉郁、苍凉等方面展开的,所以具有铺垫、蓄势的作用。
小题4: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作者命题恰当与否的能力。表面上是探究命题是否恰当,实际上是根据文章核心内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本题是选择问,无论怎么回答,只要言之成理都可得分。但从内容看,主体部分浓墨重彩的描写戈壁,以至于写到戈壁荒凉死寂,“四维空间只剩下一维” 但我的介入,便使“大戈壁便增加成了二维” ,美丽、壮观,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回答这个题目是否恰当更易于组织答案。本人的观点是,回答此类选择问,顺从作者意图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