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在引入无风险贷款(risk-free lending)和无风险借贷(risk-free borrowing)后,会对原来的有效边界及最优证券组合的选择产生怎样的影响请分别结合图形加以简要分析。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引入无风险贷款的影响。如图3-7所示,考虑了无风险资产后新的有效边界由一条直线和一条曲线段组成,直线段从无风险资产F点到T点,代表无风险资产和T以各种比例形成的组合,曲线段是原有效边界中T点到S点的组合。


如图3-8所示,按照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不同态度,无风险贷款对最优证券组合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如图如果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比较高,它的无风险曲线I1,将与新的有效边界切于FT线段上,设切点为P1,即他的最优证券组合包括一部分无风险资产和一部分风险证券组合T。如果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程度稍低,他的无差异曲线I2可能与新的有效边界相切于曲线TS上,设切点为P2,此时投资者的最优证券组合中全部是风险资产,因为他愿意冒更大的风险去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2)引入无风险借贷的影响。如图3-9所示,假设经过无风险资产F的直线与原有效边界切于点T,那么在允许无风险借款后,新的有效边界将是连接F和T的连线的延长线。
新的最优投资组合P位于连接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组合K的连线的延长线上,在延长线上的具体位置取决于投资比例。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战国策·燕策二》)

【注释】①比:连续,接连。②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③还:通“旋”,围绕、绕圈子。④朝:早晨,也指一天。

1.下列各组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通“现”,表现)    往伯乐(接见)

B.且欲与常马不可得(等同,一样) 死,死国可乎(同样)

C.之不能尽其材(喂养)      一箪,一豆羹(食物)

D.比三旦立于(集市)       愿为鞍马(买)

2.下列加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策之不其道(因为)

B.臣有骏马欲卖(无意义,一般不译)

C.伯乐还而视之(于是)

D.伯乐不常有(而且)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就这个道理谈谈你对名人做广告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