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2011年是中 * * 党成立90周年。中 * * 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探索革命和建设之路,虽历经风雨坎坷,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并使中国人民走上了民主富裕之路。某中学八年级(3)班同学对“改革开放与中 * * 伟大复兴之路”展开了探究活动。

(1)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 * * 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平和富强。请你写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 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展望未来今天,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 * * 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开启“中国新生”的事件是开国大典(回答新中国成立也可)。开启“伟大转折”的事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邓 * * 。探索: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③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建立经济特区;⑤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等。

(3)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以邓 * * 理论为指导;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请用最简单的文字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1)北国之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国之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都的秋》中为什么要写南国之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数第二段中“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对这句话请从修辞的角度作一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