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材料一:1992年,党的第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十四年来,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材料二: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户农民立下了一张字据。这件事情当时在全国引起极大争议。但是,1979年秋,小岗村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小岗人第一次向国家缴了公粮,家家户户囤满了粮食。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1)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于哪一年?其标志是什么?为什么?(5分)

(2)材料二中,小岗村19户农民的什么做法,在当时全国引起极大争议?(1分)

(3)党和国家在小岗村农民做法的基础上,在全国推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最大作用是什么?(3分)

(4)十四大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又有了怎样的发展?(2分)

(5)“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事情?(1分)

(6)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4分)

答案

(1)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2)分田到户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空前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4)1992年以后,改革开放向城市和国有企业发展

(5)设立经济特区

(6)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1)本问是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根据课本答出即可。(2)材料二中涉及的是小岗村19户农民的分田到户的做法。(3)在试点基础上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然后答出该政策的意义。(4)1992年十四大之后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国企改革的发展是重点。(5)本问是考查经济特区的建立,(6)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走出了点线面结合的道路,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再现,难度不大。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