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

某建设单位有一宾馆大楼的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工程,经公开招标投标确定了由某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公司和设备安装公司承包工程施工,并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价为1600万元,工期为130d。合同规定:业主与承包方"每提前或延误工期一天,按合同价的万分之二进行奖罚";"石材及主要设备由业主提供,其他材料由承包方采购"。施工方与石材厂商签订了石材购销合同;业主经与设计方商定,对主要装饰石料指定了材质、颜色和样品。

施工进行到22d时,由于设计变更,造成工程停工9d,施工方8d内提出了索赔意向通知;施工进行到36d时,因业主方挑选确定石材,使部分工程停工累计达16d(均位于关键线路上),施工方10d内提出了索赔意向通知;施工进行到52d时,业主方挑选确定的石材送达现场,进场验收时发现该批石材大部分不符合质量要求,监理工程师通知承包方该批石材不得使用。承包方要求将不符合要求的石材退换,因此延误工期5d。石材厂商要求承包方支付退货运费,承包方拒绝。工程结算时,承包方因此向业主方要求索赔;施工进行到73d时,该地遭受罕见暴风雨袭击,施工无法进行,延误工期2d,施工方5d内提出了索赔意向通知:施工进行到137d时,施工方因人员调配原因,延误工期3d,最后工程在152d后竣工。工程结算时,施工方向业主方提出了索赔报吿并附索赔有关的材料和证据,各项索赔要求如下-

(1)工期索赔

1)因设计变更造成工程停工,索赔工期9d

2)因业主方挑选确定石材造成工程停工,索赔工期16d

3)因石材退换造成工程停工,索赔工期5d;,~

4〉因遭受罕见暴风雨袭击造成工程停工,索赔工期2d

5〕因施工方人员调配造成工程停工,索赔工期3d。

(2)经济索赔

35×1600万元×0、02%=11、2万元。

(3)工期奖励

13×1600万元×0、02%=4、16万元。

问题

(1)哪些索赔要求能够成立?哪些不能成立?为什么?

(2)上述工期延误索赔中,哪些应由业主方承担?哪些应由施工方承担?

(3)施工方应获得的工期补偿和经济补偿各为多少?工期奖励应为多少?

(4)不可抗力发生风险承担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1)能够成立的索赔有:①因设计变更造成工程停工的索赔;②因业主方挑选确定石材造成工程停工的索赔;③因遭受罕见暴风雨袭击造成工程停工的索赔。

不能够成立的索赔有:①因石材退换造成工程停工的索赔(应由施工方向石材厂商按合同索赔);②因施工方人员调配造成工程停工的索赔。

(2)应由业主方承担的有:①因设计变更造成工程停工,按合同补偿,工期顺延;②因业主方挑选确定石材造成工程停工,按合同补偿,工期顺延;③因遭受罕见暴风雨袭击造成工程停工,承担工程损失,工期顺延。

应由施工方承担的有:①因遭受罕见暴风雨袭击造成的施工方损失,②因施工方人员调配造成的停工,自行承担施工方损失,工期不予顺延。

(3)施工方应获得的工期补偿为27d,经济补偿为27×1600×0、02%=8、64万元,

工期奖励为[(130+27)-152]×1600×0、02%=1、6万元。

(4)不可抗力发生风险承担的原则是:①工程本身的损害由业主方承担;②人员伤亡由其所在方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③施工方的机械设备损坏及停工损失,由施工方承担;④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由业主方承担;⑤延误的工期顺延。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之惑:人文何用?

刘伟见

  如今一走进书店,占据畅销榜上的多是生活实用类书籍,不是身体保健类的读物就是职场竞技类的作品,就连小说,也是官场、职场类小说最为火爆。思想、哲学、文化类的人文读本已经很难销售上榜了——社会竞争、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到了出版。一个时代人文作品的创作与传统经典的阅读往往与其时代精神状况密切关联,行走在实用凸显、人文消退的书的丛林里,阅读之惑油然而生:人文何用?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恰恰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今年10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议案,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原因是孔子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方面作出的无价贡献”。对于孔子思想,我们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农耕文化的落后思想。这使人想起《法华经》中佛祖以三车比喻人自身本有宝藏,而一味向外寻求。传统文化的疏离,使国人陷入对本国文化的无知和对来自外人赞誉的诧异中。

  不久前辞世的科学大家钱学森先生在与温 * * * * 见面时曾说,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最近出版的《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中,讲述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如法国科学家里歇,他同时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写的《创造力与自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则大力推崇中国的老庄,认为自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

  人文是什么,是人由历史、现实而提升出来的精神气质,它呈现、凝结于文化之中。就像人皆有骨架身体,但人的修养体现在他的精气神中。但现实发生的倒置是:人必须以生理需求作为第一要义然后再满足精神需求。生理需求一旦满足后,精神需求反而无所适从。所以,人文润泽恰如生理需求,是人快乐生活之两翼。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还要体会阅读带给我们内心的安静。

  人文涵养缺失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所以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成长环境密切联系。同理,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因为一国之母体文化不仅表现在书籍上,还表现在典章制度、器物风俗、行为礼仪、风俗习惯上。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风物。确实,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临河川而叹逝水,其中蕴味,大可玩味。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言山川之登临,可使所读之书与事理情景相接通,与此同理。所以,提高我们的人文涵养,要从学习本国的文化精要开始。

  当前面临的一个困惑是:知识界通晓传统的大家很少,一提倡学习本国文化精要就容易陷入利弊之争。而通过学习浅尝传统之妙的人又在某种名利驱动下去大讲传统,面临理论质疑又难以回应。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使大众无所适从,人文涵养之提升可谓难矣。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趣味,在忙碌之余放一把椅子在阳台看看十五的月亮。而不是只在八月十五才看一眼圆月,在不断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把眼前的得失放到长期的规划中去考量,通过阅读获得历史的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因此,从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中走出来,阅读人文,丰富情趣。(2009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人文消退”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当今时代精神密切关联,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

B.当今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导致人们无所适从,学界又不能及时廓清迷雾,正面引导。

C.片面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无法体会阅读带来的内心安静。

D.部分国人对本国文化的无知或错误认识,忽略了它是提高人文涵养的最基础部分。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科学家影响很大,法国科学家里歇也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大力推崇老庄。

B.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验证了钱学森先生“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的观点。

C.从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的身上可以看出人文和科学并不矛盾。

D.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在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通过阅读获得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也许能得到积极启发。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走出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阅读人文,获得历史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就能丰富情趣,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

B.人们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成长环境关系密切,因母体文化内涵丰富,所以母体文化对人们成长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重要。

C.读书本要与读山川和读风物结合起来,才可深刻领会人文之妙,丰富人文内涵。现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因为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

D.提高人文涵养,首先要重视传统文化,使国人了解本国文化的精髓,认识到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