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多数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参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邓 * * 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话时说:“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10分)

(2)结合材料二,理解新政的实质。(4分)

(3)根据上述材料,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国家的经济政策的?这说明了什么?(6分)

答案

(1)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价格,国家补贴遵守减缩任务的农户,限定了一定范围的农产品生产,重税惩罚超额产品。(8分)

目的:使生产消费趋于平衡,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2分)

(2)新政的实质在于尽量避免资产阶级自由企业制度的竞争,以政府的力量全面干预调节经济生活,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4分)

(3)无产阶级国家通过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国民经济,是积极的、符合实际的;(2分)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干预方式遏制危机,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也是值得称道的。(2分)这说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没有固定不变的经济模式。发展经济需要不断改革。(2分)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