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由单选题和多选题组成。)

2010年8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约定由甲公司提供6台德国产接触器,单价10万元,总金额为60万元,预付款为4万元,其余款项在收到货物后15日内付清;合同生效后30日内交货,甲公司负责运输,乙公司决定运输方式(如乙公司不指定,则默认为中铁快运)。此外还在违约条款中约定:预付款4万元同时作为定金,如果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则支付违约金6万元。合同签订后,乙公司于同年8月25日支付预付款(定金)4万元。甲公司分别于同年9月2日、3日、6日通过中国铁路小件货物快运先后向乙公司发运3台、2台、1台接触器,乙公司则于同年9月9日支付货款15万元。同年9月15日,乙公司致电甲公司,称只收到5台接触器,且其中由2台接触器损坏,影响使用,请甲公司予以解决。9月16日,甲公司回函给乙公司,同意先调换2台机器给乙公司以满足生产需要,并要求乙公司如期付款。此后,甲公司未予调换接触器,乙公司也未再付货款。10月10日,甲公司将其对乙公司请求付款的权利转让给丙公司,并通知了乙公司,乙公司未予答复。丙公司请求乙公司支付剩余货款遭到拒绝,为此诉至法院。经查,甲公司于9月6日发运的1台接触器因不可抗力而在运输途中灭失。
请据此回答61~65题。

关于甲公司与丙公司之间的货款转让协议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无效

B.效力未定

C.有效

D.可撤销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除根据合同性质、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不可转让的外,债权人可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甲公司和丙公司之间的转让协议并不违法、也没有损害第三人的利益,是有效合同。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比较阅读[甲][乙]文段,回答问题。

  [甲]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互嘲互赞,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乙]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外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选自沈从文的《边城》)注:①翠翠:小说中15岁的女主人公。

1.对[甲]文中画线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

B.“多”字可有可无,删掉不影响内容的表达。

C.“种种不同方式”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D.和“多是情歌酬和”相照应的是“也唱其他故事”。

2.[乙]文“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一句中,“好像”是不是比喻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甲]、[乙]两文中写了两个女主人公,她们的性格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塑造女主人公时所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甲]文中介绍的对歌方式,回答下面的民歌、对歌属于哪一种方式。

(1)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

(2)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水中间?银河长长上天,莲藕长长水中间。( )